【新春走基层·何以“天心” 探寻“岩韵”①】走进“武夷岩茶第一村”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来源:中国网 | 2024-02-11 13:42:18

【编者按】“岩韵”是武夷岩茶的独特魅力,古往今来让无数人趋之若鹜。岩韵是什么?岩韵源自哪些方面?在“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已经成为新时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的背景下,岩韵之于武夷岩茶发展有哪些意义呢?带着这些疑问,年终岁首,中国网海峡频道携手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开展“何以天心 探寻岩韵”主题新春走基层采风活动,走进岩韵源头武夷街道天心村,探寻岩韵背后的茶产业传承发展之路。

立春时节,烟雨蒙蒙。探坑涧,走茶园,品岩茶,访茶人……2月3日-4日,时值年终岁首之际,中国网海峡频道“何以天心 探寻岩韵”主题采风团走进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天心村,开展为期两天的武夷岩韵探寻之旅,在丹山碧水间、氤氲茶香里,感受“天下岩茶第一村”做好“三茶统筹”文章,推动茶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image.png

采风团在武夷岩茶核心区之一九龙窠合影 蔡瑛 摄

天心村,拥有“双世遗”武夷山风景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山地面积,正岩核心产区“三坑两涧”在其辖区内,享誉全球的“大红袍母树”就在其中的九龙窠。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天心村“天下岩茶第一村”的称号,全村510户人家就有450户人家经营茶产业,家家户户种茶、做茶、卖茶,事茶之风从古至今从未间断过。

3日下午,在天心村委会副主任李景枝的带领下,采风团一行走进大红袍母树所在地——九龙窠,探访“岩骨花香”源头。只见6株大红袍母树,生长在九龙窠陡峭的岩壁上,它们的树龄在360年左右。“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之质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烂石”就是风化的岩石,透气性好,富含矿物质,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image.png

大红袍母树 蔡瑛 摄

武夷山以丹霞地貌著称,巨石岩壁夹峙耸立,茶农们因势利便,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垒砌筑石岸栽种茶树。正如“茶中解事人”袁枚诗中所言“云此茶种石缝生,金蕾珠蘖殊其名。雨淋日炙俱不到,几茎仙草含虚清。”

“武夷岩茶的独特味觉感受,所谓的‘岩韵’,便与这岩石息息相关”,李景枝表示,之所以能够产生“岩韵”,离不开天心村正岩茶区域的生长环境,这个“环境”包括土壤、日照、气候等等,武夷茶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18-18.5℃之间,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天心村茶山内土壤地质,属白垩纪岩石层,下部为石英班岩,中部为砾岩、红沙岩、贡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组成。而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也只有在天心村内才能产生独一无二的“岩韵”。

image.png

生长在武夷山坑涧里的武夷岩茶 蔡瑛 摄

在领略了武夷岩茶的自然生长环境后,采风团走进天心村,与武夷山茶文化专家黄庚贤,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北岩茶业董事长吴宗燕,仅生茶业董事长陈仅生,正袍国茶董事长李骊文,石上一品茶业总经理左俊,大头兵茶业品牌创始人陈孝进,沏月茗山茶品牌主理人郑玉华等天心茶人进行对话,聆听天心村茶人茶产业传承与发展的故事,充分感受天心茶人在恪守岩茶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升级、精细管理、品牌建设、营销创新、文化赋能等方式,推动岩茶产业提质增效、促进村民持续致富增收的努力和成效,岩茶已实实在在成为天心村乡村产业振兴的“金叶子”。

image.png

对话武夷山茶文化专家黄庚贤(右一),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北岩茶业董事长吴宗燕(右二) 蔡瑛 摄

在天心村委会,采风团与天心村党支部书记林小荣座谈。“以‘三茶’统筹为引领,讲好武夷茶故事,打造世界一流茶产业!”谈到擘画天心村的未来,林小荣表示,作为武夷山唯一的从未间断种制茶叶的古茶村,武夷山发展旅游业和申报世界双世遗产地以及国家公园的特别贡献村,未来天心村将发挥资源优势,探索运用数字化手段,深化茶文旅融合,持续擦亮天心岩茶“金字招牌”,其中,他特别提到了天心村岩茶“非遗茶庄园”的建设,该项目将借助位于水帘洞老村部的空间,运用数字手段深度挖掘天心村作为武夷岩茶发源地的历史价值、搭建非遗岩茶传统技艺应用场景、充分展示天心村核心山场岩、坑、涧、窠产业特点,以科技赋能方式展现从“茶山到茶杯”的全产业链成果,该项目将作为新增的网红打卡点,增加武夷山旅游业经济收入。(林锦旺 蔡瑛)

推荐阅读
南平松溪:绘好“春耕图” 育出丰收“好苗头”
南安市诗山镇: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贤赋能促振兴
南平邵武发展早稻种植面积4万亩
新探索!南平松溪打出“组合拳” 蹚宽蹚实强村富民之路
“耕读泉州”系列活动在泉州市永春县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