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南平市延平区深化“四下基层”机制推动“二次创业”
“老人家,您们看,我们镇在埂埕村建的孝老公寓就快完工了,11月底可以入住。你们想入住的话,今天就可以登记了。”
26日,小雨淅沥 ,南平市延平区大横镇分管民政的领导干部王斌来到上楼村陈婢兴等9户孤寡老人家中,一面向老人播放正在改造中的镇孝老公寓视频,一面告诉老人这个孝老公寓是在区委主导下,由闲置小学改造的,位于城郊,占地1万平方,可为辖区独居、孤寡老人提供67个床位。孝老公寓内部设施齐全,并配套有公园和45块自留地,老人们闲暇之余可以户外休闲健身、耕地种菜。
上楼村是个偏僻的空心村,村中只有35个年老体弱的老人居住,出行和看病很不方便,老人们听了都很高兴,有13位老人当场做了入住意向登记。
“四下基层”的精神实质就是领导干部要始终紧紧地把目光盯在基层,在基层发现问题,到基层解决问题,以重铸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延平区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结合该区工作实际,开展“到农村去、助乡村兴,到社区去、助延城美,到民企去、 助企业强”的“三到三助”行动,推动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文明城区创建、企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一线中担当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难点问题。
延平区委书记黄桂诚在下乡村调查时,了解到该区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1%,农村地区养老院、护理中心等专业机构缺乏,养老服务设 施薄弱,一些空心村、偏远村独居老人和留守老人因为子女长期在外打工谋生,生活自理多有不便,子女想送他们到城区的养老院,他们觉得人生地不熟的不想去,这些老人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对此,在区委推动下,延平区积极探索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整合优化闲置社会资源,升级改造养老用房,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经济适用、符合需求的老年公寓,进一步满足新时代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的养老服务需求。目前 ,大横、炉下、南山、洋后、巨口的5处老年公寓试点均已开始施工。
一线寻方问计,推动高效“解题”
“四下基层”,只有把“下”字做到位,走进人民群众中当面听取民情民意,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只有深入一线调查实际情况,现场解决问题,才能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准举措落实和推动工作。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延平区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摸实情谋对策,围绕难点热点堵点,去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开展建言献策活动239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61条,提出改进工作办法举措423条。区四套班子带头就如何助力延平“二次创业”,全力打造福州都市圈门户城市,围绕最突出、最迫切的12个方面调研内容,牵头领办调研课题38个,开展调研63次,现场研究解决问题33个,形成调研报告24份;带头“循足迹、悟思想”,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炉下考察之路,开展主题教育“炉下之问”大讨论,示范带动全区开展“炉下之问”大讨论45场。
全区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寻方“破题”,推动高效“解题”。10月11日、12日,先后召开区委主题教育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暨老年公寓项目推进会、区委主题教育破难题促发展专题会,针对11月份将完工的5处老年公寓项目,提前谋划“谁来入驻”“如何运营”的问题;研究推进高标农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主城区排水等项目建设,破解专项债项目进度滞后问题。通过“创城夜巡”、“三访三问”、“小院党课”等形式问需、问计于民,系统梳理民生领域短板弱项“百个项目”,推动整改补齐;深化“党建体检”结果运用,发现并推动整改45个基层组织建设问题,精准选派10名驻村第一书记推动后进村整顿,打造农特产品展示馆、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电商园和人才服务中心,谋划发展项目151个,落地项目98个。在全市率先成立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调解中心,实现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受理知识产权案件248件,参与调解涉案金额1000余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科特派组团+行业协会+服务单位”模式,成立花卉、水产养殖等10个科技特派员服务组团,帮助农户解决种养难题。探索建立“1+N”溯源治理调解工作法,夯实镇村三级网格基层治理组织架构,推行“片区联调、三级联动”工作模式,取得了“两升两降”显著成效。
一线靠前服务,锚定发展“答题”
“四下基层”“下”到位,就要狠抓工作实效。延平区不断优化处级干部挂包项目、百名局长帮扶百家企业机制,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党员干部下到一线靠前服务,把保障经济稳健运行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推动发展成效的“试金石”,通过“下”深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用心用情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推动各类惠企政策全面落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通过“下”深入一线挖掘潜力,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增强区域发展后劲。
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已协调解决新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十冶临时用地处置、勇锋光伏玻璃高纯砂生产项目进厂道路拓宽改造、华农恒青饲料加工项目临时用电等20余件问题。加强与“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企呼我应”平台联动,围绕企业通过平台提出的困难问题,通过创新企业服务方式,由企业点单、主管部门派单,服务团接单办理,解决企业的困难和诉求,推动政策落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40余件。积极扶持2家企业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企业创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企业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落实“企业家下午茶、晚餐会”等机制,协调解决土地、资金等问题82个,帮助96家小微企业申请纾困贷款5.3亿元。
党员干部下到一线建功立业。坚持项目为王,实施重大项目、“一把手”招商、要素保障“三大攻坚行动”,紧盯总投资309亿元的53个省市重点项目,推动新城医院等216个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大力引进“造血生财”的工业项目,“一企一策”解决10亿元以上招商项目要素保障问题,抓紧促进落地开工。大力培育延平一朵花、一瓶奶、一根竹、一片叶、一座山“五个一”特色产业,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10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延平区成功上榜。下一步,延平区将以“中国天然氧吧”品牌创建为契机,持续擦亮生态底色,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坚持走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子,更好地推动“两山”转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延平区上下,正在切切实实把深化运用“四下基层”的成果体现到推动延平“二次创业”的一桩桩工作成效上。 (詹国兵 林秀桂 肖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