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便民资讯
山东学子三下乡:探寻渝州记忆,赓续红色血脉
更新时间:2024-07-16 11:58:57    来源:中国网

弘扬中华文化,赓续红色精神,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渝州记忆”中华文化传承团队于7月14日前往了重庆市红岩革命圣地,开展了红色专项实践,先后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红岩革命遗址,并通过参观调研、采访等形式,多方面、深层次地了解渝州红色文化。

在社会实践开始前,实践团参加了泰安校区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并在指导老师曹园的组织下,实践团成员针对即将而来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集中讨论。讨论中,实践团进一步明确了活动的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果,也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与此同时,指导老师还就实践活动的安全性、纪律性等方面进行了强调,确保成员们在实践中能够做到既积极进取,又能确保实践活动的稳妥与安全。

敬渣滓洞的血与泪

实践团成员在重庆的第一站是渣滓洞。在参观之前,实践团成员已经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渣滓洞原为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强行霸占煤窑,并在此设立了监狱。当实践小队踏入渣滓洞时,他们发现它分为内外两院。外院设有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而内院则包括16间房间作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作为女牢。

走进外院的审讯室,团队成员们目睹了审讯台和一件件令人触目惊心的刑具,这些无不令人深感震撼。那时的革命志士展现出了无畏牺牲的精神,完美地诠释了红岩精神。

随后,队员们走进牢房,认真查看革命先烈们的照片和他们的革命手稿,仔细阅读了墙壁上的讲述牌,深入了解了大屠杀的具体经过。这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英勇奋战、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让他们意识到应当继续发扬这种伟大的精神。

悟白公馆峥嵘岁月

实践团成员在重庆的第二站是白公馆。在讲解员详尽且细致的解说下,成员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了关于王朴先生生平的叙述,内容涵盖其出生背景、成长历程、学术成就、思想理念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卓越贡献,每个细节均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位听众的心灵。

紧接着,实践团成员们怀着满腔崇敬之情,步入庄严肃穆的纪念场所。他们眼前矗立着许建业烈士的雕塑,这座雕塑生动展现了烈士英勇无畏、坚定不移的形象,令人肃然起敬。成员们纷纷将手中的鲜花敬献给这位英勇的烈士,以此表达对许建业烈士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随后整齐地向烈士雕塑致以虔诚的敬礼,这一刻,实践团成员们的内心充满了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和对伟大祖国的深沉热爱。

在参观完白公馆后,实践团成员车佳迅感慨道:“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新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英雄王二小,他的英勇事迹一直在我心中回荡。每当我想起他,都会被他的勇敢和无私所感动。”

延续不朽红岩精神

经过对红岩革命英雄雕像所蕴含的深层意义的深入研究和考察,实践团队深受触动,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团队成员获悉,许云峰以超凡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亲手挖掘越狱通道,为战友们创造了生存的希望,而他却选择英勇就义,甘愿为革命事业献身。在面对敌人残忍地将粗长竹签钉入江姐指甲缝的酷刑时,她依然坚守着不屈的立场,其信念之坚定,未曾动摇。成岗在狱中经受敌人严刑拷打,即便身处审讯室,他仍身负刑具,高声朗诵“我的自白书”,彰显了他对胜利的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这些英雄即使预知到更为残酷的折磨,他们依然步伐坚定、从容不迫,对敌人充满轻蔑和嘲笑,充分体现了他们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经过深入的参观与交流,实践团成员对如何更有效地传承红岩精神形成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他们一致认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我们每一代人的崇高使命。红岩精神,这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在重庆歌乐山等红岩地区所孕育的革命精神,其内涵深刻且多元,涵盖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艰苦朴素的作风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更好地传承这一精神,关键在于深入探究红岩精神的实质,并使其与新时代的价值理念相契合。” (文:车佳迅、李珍冰、徐国禛)

【相关新闻】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