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
溆浦县林业局:优化林地使用行政服务流程,助力营商环境
更新时间:2024-05-20 10:49:37    来源:中国网

随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快,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林地资源的使用也愈发频繁,但林地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敏感性,使得林地使用许可流程成为关乎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提高这一流程的效率和质量,溆浦县林业局不断优化审核审批流程,提升林地使用许可的行政服务质量。

一、建立林地资源信息数据库是首要任务。

通过整合现有林地资源数据,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不仅可以减少重复劳动,还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减少重复工作和信息不对称,从而大大提高审批效率。

image.png

建立以局林地办负责的项目要素保障机制,依托湖南省林业大数据平台技术支撑,确定重大项目保障推进、自然保护地要素保障、林地审批定额和落实审批流程提速的专人负责制,指导做好相关手续办理工作,实现项目审

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加强现场查验工作至关重要。

对于每一个申请使用林地的项目,主动参与项目规划、选址选线、方案审查等环节,指导选址能避让湖南溆浦思蒙国家湿地公园、湖南溆浦雷峰山国家石漠公园、湖南溆浦穿岩山国家森林公园、溆浦米粮洞省级森林公园、溆浦圣人山省级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省级以上公益林林地、天然林林地的尽量避让;确需占用的,主动与项目建设单位或当事人沟通,提前告知项目需办理相关准入手续。

image.png

通过加强对审核审批人员、相关业主单位、编制单位的业务培训,对符合林地分级管理规定的使用林地项目,现场真实情况都要进行严格的实地核查,项目选址范围存在违法用地或赶进度造成未批先占违法使用林地的情况,组织林业执法大队提前介入掌握情况,涉及刑事的,协调森林公安局快速处罚、快速初审、快速上报,确保项目不仅符合相关规划,更要与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

三、优化审批流程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

不断优化流程,缩短审核时间,对县级审批权限所有使用林地项目,打破许可常规,简化现场勘验环节,一次性告知许可要件,通过制定详细的使用林地报批资料清单和办事流程,做到收件就办、办就办好;需初审转报省、市局审核的工程建设项目,只要不因缺乏实质性要件、初审把关不严而涉及禁建区域等问题,督促业主单位尽快补交整改材料,积极与省、市局沟通,争取容缺办理。

image.png

在为申请者提供便利和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服务的同时,也要确保审批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避免出现任何不正当的干预,不仅减少了企业的成本,也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是利用与保护的双重使命

事中事后的监管重要性不容忽视,为此,我们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运用无人机航拍、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对项目实施前未批先占和施工中超范围及实施后“临时用地不临时”等任何违规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占用、破坏林地的行为。

image.png

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林地使用许可的行政服务质量,确保林地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还有效促进了工程建设项目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从而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公平,实现了建设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五、现状分析、问题与改进策略

县级林地管理工作在林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平衡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当前的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资源分布不均,部分乡镇林地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一些乡镇则存在过度开发、滥砍滥伐的现象,导致了林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究其原因,往往与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导向等因素有关;二是管理手段的落后,一些乡镇虽然林地资源丰富,但管理水平却相对较低,缺乏先进的科技支持和管理经验,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主要受限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制约;三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尽完善,执法力度不足,难以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可能是因为立法进程滞后于林业发展的需要。

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应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的林业管理技术和方法,提升县级林地管理水平;二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和处罚措施,强化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三是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林地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还应构建一套可持续的林地管理体系,包括加强林地规划,明确林地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严格林地用途管制,防止林地被随意改变用途;推进林地生态修复,对受损林地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和恢复。(李少伟)

【相关新闻】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