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让微光照亮家的方向,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更新时间:2023-08-25 09:32:35    来源:中国网

——青年学子归故里,反哺家乡勇追梦

“亮灯啦!亮灯啦!”

5月20日晚上七点,甘肃省镇原县孟坝镇王山村的乡村公路上,一盏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自动亮起,明亮温暖的灯光照亮了全村1267人的出行路。位于镇原县北部的孟坝镇,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商埠重镇,顺着七弯八拐的山路,便来到大山里的王山村。

“以前晚上出门都要打手电筒,现在有路灯了,孩子们起早上学也不担心他们摸黑了,晚上还能出来散散步。”村民们满脸喜色,言语间道出了众人的心声。

深情系桑梓,照亮前行路

远离家乡不胜唏嘘,这是多少游子在外的心声。也许他们看见了广厦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如织,夜晚灯火辉煌、街上人头攒动。但也看见了道路坑坑洼洼、杂草丛生,没有路灯的夜晚道路上一片漆黑,村民们也许七八点就已经闭门不出。这次罗海勇为实现多年的家乡心愿,照亮了王山村的黑夜,也为村庄的归途、为童稚与垂白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

告别家乡,闯荡城市,是无数中国游子的奋斗史。今年37岁的罗海勇,来自孟坝镇王山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年少时便外出务工并事业有成,但情系家乡的他毅然放弃城市的高薪工作,回乡创业。在孟坝镇王山村积极对接在外创业成功新乡贤人士的时候,罗海勇作为人大代表,积极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为王山村主干道两侧捐赠太阳能路灯136盏,涉及7个自然村10公里柏油路,实现了王山村境内柏油路全部亮化。

王山村在大山深处,自然条件差,依靠种养致富困难,大部分群众都外出务工。有白天到镇上打零工的,晚上回家的;有背起行囊,赶往省外各大城市的;有就近在邻村季节性务工的,他们大多是早出晚归。黑黢黢的路上,人们走路看不见山上落下的小石头,很容易被绊倒摔跤或扭伤脚,出行非常不方便。

“还是社会发展的好啊,你看这路灯真亮!我这越看越高兴,心窝子暖呼呼的!”在王山村公路旁围观路灯的村民们爽朗地笑着。一盏太阳能路灯的使用寿命是十年,可以照亮村民们三千多个回家的夜晚;也给整个大山深处蜿蜒的道路上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其实老百姓的事儿很小,小到一盏路灯,老百姓的事儿也很大,大到关乎个人生存,家庭幸福,国家民生,一定要把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136盏路灯,改变一条路;一条路,改变一群人。

立建设之志,留故土家园

“一定努力学习,将来回馈家乡!”

当第二天早起摸黑上学的孩子们看到两侧的路灯发出微光,照亮着前行的道路,得知这些路灯是走出大山的孩子捐赠的时候,他们的眼中逐渐闪耀起欣喜的光芒。望着孩子们稚嫩又坚定的脸庞,我不禁联想到自己的经历。

出生于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郭原乡的我,是一名典型的“农村青年”。对于不少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或许都曾有过“走出去”的念头。高考成绩出来后,我所有的志愿都填写了北京的学校。对于那时青涩天真的我来说,北京不仅是首都,更是我从小可望不可及的地方。受益于农村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我成功被北京的学校录取了。在大学四年里,我见识到了不同于家乡小县城的繁华,但同时我也不断思念着家乡的一山一水,鲜明的对比不仅没有让我想要逃离,反而更加激发了内心的乡土情结,属于少年人的热血在我的身体里翻涌,镇原县发展得越来越快,发展需要人,尤其需要人才,我听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在召唤我。去年暑假,我报名参加了我们学校的毕业生赴基层就业训练营并成功结业,往届优秀校友的心得分享坚定了我“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决心。对于我来说,走出乡村求学,不是为了逃离家乡,而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能更好地回归家乡,建设更美好的乡村。

今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留在北京的机会,积极响应甘肃省“到基层就业”的号召,通过甘肃省选调生考试回到家乡镇原县,开启了服务基层乡村的征程。很多人都很好奇甚至惋惜我为何如此选择,“你在北京读书为什么不留在北京?”“上这么好的学校怎么回到咱们这小县城了?”回到家乡后,类似的声音还挺多的。对此,我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回到家乡是我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回乡后大有可为,我认为家乡养育了我,我学成归来用智慧和热情去反哺家乡,为家乡贡献力量,让家乡发展得更好,也是一种成功。

在农村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己淋过雨”,也“被他人撑过伞”,他们得到过社会的善意和国家政策的帮助,如今学有所成,便尽己所能建设家乡,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用自己的实力为乡村振兴这座高楼添砖加瓦。回望我走过的人生路和自己所得到的帮助,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是党和国家、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阳光雨露滋养了我成长。选之于党,调之于任,生而为民,作为一名选调生,能够在基层锻炼,能够直接参与党与国家的事业,我发自内心感到快乐,也渴望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有所作为,与家乡一起并肩前行,共同成长。

家乡儿女齐发力,助力乡村振兴梦

家乡的建设是一条漫漫的征途,家乡的发展是一项永久的事业。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乡村儿女选择回归家乡,“你育我长大,我助你发展”,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热爱家乡,我们义不容辞;建设家乡,我们责无旁贷。今天的乡村,也正在拥抱更多“归来的孩子”,国家各项政策为年轻人回归乡村铺平道路,搭建更广阔的舞台,创造更便利的条件,鼓励毕业生回生源地创业就业。同时呼吁社会各界予以方方面面的支持,积极回应回乡年轻人的具体诉求,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有了这些乡村儿女和国家各方面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个乡村都会展现出崭新的样貌。

感恩反哺,薪火相传。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贡献力量,携起手来建设家乡,激励家乡孩童们勤勉向学,从大山走出去取得成就后再来回报家乡。如果有更多学成归来的孩子回到家乡,成为建设者,我相信家乡一定会越变越好。有光的地方就有希望,让我们一起点亮大山里的微光,照亮回家的方向,点亮乡村振兴之路!(甘肃省镇原县人大常委会 杨蕾蕾)

【相关新闻】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