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资讯
“寻迹思远”——莫晓松中国画展的几点启示
更新时间:2023-01-30 17:31:16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寻迹思远”——莫晓松中国画展的几点启示

2020年八月的某个周六,我再一次来到莫建成艺术馆,去继续观摩莫晓松的美术书法作品。

那一天,我在艺术馆呆了很久,更在莫晓松那批作品前呆了很久,强烈的感受仍是:震撼、感慨、深刻的敬意、强烈的崇拜。所有这一切,似乎都不足以表达内心点滴的理解。


对于莫晓松艺术,我一直想自己理解得尽量多一些。七年前,造访清河书屋,欣赏阅读他的一幅五尺对开兼工代写、以工为主的竹石图景,回来后记录对他那幅作品中宋元墨韵元素的惊讶心情,算是第一次梳理自己的感受。

后来,承蒙邀请,去北京画院聆听一次明清中国画专题讲座后,在北京画院的画院赴日本交流展汇报展展厅,为他一幅以一茎硕大荷叶为主画面的小品的构思而激动。回来梳理了点滴感受,是第二次试图理解的体现。

再后来,得以近距离接触莫晓松老师旅希(腊)、旅意(大利)、旅美(国)的壮游,阅读他写的游历感受和自由诗诗作,捧读他厚重的、我称之为“大书”的涉及相关美术创作的著作的清样、体会他怀揣着故土深厚的中国西北彩陶文化,去希腊半岛、去西西里、去美国盖博艺术馆,全身心热爱、拥抱和碰撞古希腊彩陶文化后的——激情与表达,体会他以画笔抒写这番胸臆、以及对于中国当代水墨的个人思考与愿景,算是第四次。

即便如此,但是,对许多问题的认识,仍然处于模糊之中。

“寻迹思远”——莫晓松中国画展即将开展,消息传来,和众多故里亲友一样,振奋、自豪、期待,这些自不待说。


居千里之外,知气势恢宏。但更多的认识,是在画展开展后收看“寻迹思远”——莫晓松中国画展研讨会,聆听专家“发言”之时在学习了开展仪式上几位当前全国美术领域代表人物的讲话之后。

价值意义

为了表达的完整性,我先大篇幅摘录一些“讲话”:

石齐(著名书画艺术家 ,北京画院艺委会委員):

“让他的作品在社会上亮一亮、让我们同行看看、想想、互相提醒提醒。

“我们北京画院有于非闇、潘絜兹。接下来,就是冒出来晓松这样一个很有成就的画家,还有王冠军,这都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一个工笔画家,画写意画依然画得很到位,很有层次,很有想法,不是简单地玩一点儿笔墨。

“我的论艺术书籍要写明清时期的徐渭、八大、石涛这帮顶尖的艺术大师,还有民国時期的一些不错的大师。于是,我就想到了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那么,到了我们共产党的时代,我认为出了更多的出色画家,像黄胄、刘文西等一批前辈。今天,我更加敬重当代画家,更加爱琢磨贾又福、卢禹舜、陈平、田黎明、莫晓松的绘画风格。


“人们说齐白石有老年变法,莫晓松还不老,已经三次变法。而且,三次变得都非常地道,我很钦佩这位画家。

“除了工笔还有写意。好家伙,这个人写意不是玩两笔,而是通过脑子,把水墨这东西弄得非常好。

“还有,画展的第三部分,他既不写意也不工笔,既不玩抽象也玩抽象,既不玩传统也玩传统,他是这么一个人。然后里头也有一点特技,也有一点随心所欲——玩!特技。

王明明(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北京画院原院长 ):

“今天的展览,虽然有很多作品我以前就看到过。可是,等到今天在这里再一亮相,对我来说,还是感觉到有点吃惊。一个是数量,一个是质量。

“晓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一个西北汉子。他非常实在。他是一个实在的、爱交朋友的人。

“晓松也很聪明。聪明是什么呢?我觉得他非常用功,他善于思考问题,他在自己的创作的不同阶段有自己不同的追求。


“他的创作有追求,有反思。比如说,我看到他在美院进修时期以水墨画为主。到画院以后,他的重点是在创作工笔花鸟画方面。前几年,他突然跟我说,他到了意大利和希腊,很有感觉 想画一批这样的东西。我说好啊,很期待着。

“到后来,当我看到这批作品的时候,感到非常的惊讶,他用自己的思考诠释了東西方的这两个文明。

“对他的这种转变,我也有很多的问题:他的创作怎么能够有如此转变?我觉得这跟他在甘肃时,甘肃的文化对他的滋养有关,对此,他自己能够体会出来。一个是敦煌艺术,一个是彩陶文化。这些东西对他的艺术有无形的滋养,远古文化厚土对他的艺朮有再造之恩。当他又游观西方古老文明遺址的時候,会产生共鸣。

“实际上,我觉得一个艺术家,他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他有自己的风格之后,又有感而发的发现了新的题材,不是用原先的技法来转换,而是根据这个题材来用自己的方法去表现。


“我觉得晓松对早期西方文化的认识有自己的立場。他用自己的眼光去把握这个世界,用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心性把它表现出来。所以,他在这里创作西方题材的绘画的时候,我觉得是他把过去的写意、重彩、包括岩彩这些所有的技法,都用进去了。

“我觉得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他的这种主观浪漫思考。一般我们往往画这种不太熟悉的题材,容易陷到这个具象里面去。那个时候,我也跟晓松探讨了这些问题。探讨‘古希臘瓶画中的线表現的精美,和中国线描到底有何不同?’、‘如果一定要跳出你写生的那种状态,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主观的东西表现出来?”等等问题。

“晓松是一个特别勤奋的人,他有的时候在宋庄一画就几天。我问他怎么画,他说:‘我有时自己买一堆包子,吃五天包子。因為创作兴奋,最后吃了五天的时候还是觉得不错,很好吃。’所以,他有的时候从早晨四五点钟就起来,一直在画。

“他画得是很深入。而且呢,他表现技法又非常的丰富。所以,他这样的拼命的创作才产生了这么大的量。

“我觉得晓松这些年来做的公益的东西也很多,包括给一些重要的建筑场馆无偿画一些作品。練習多了,也就会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我们一块合作,给201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心画了高六米長、十二米的大画。其中还包括中央党史馆三楼,也陈列有一张,那就是巨大的花鸟作品《辉耀大地》。

“很多的学生都是师从于他。另外,他在宋庄的工作室,也往往成了外地同学们的住所。所以,这点来说,我觉得晓松为什么能够得到大家认可?是因为他朋友那么多,他交朋友也好,教书也好,他是用心去做的。我觉得一个有公心的艺术家的品格,他具备了。

“我現在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说画家如何去形成自己的风格,如何去转变,如何去发现新的题材,如何再去提升的问题。所以,从晓松的发展历程和他的创作历程看的话,给我们一个启示。”

吴为山(中国美术馆馆长):

“耳目一新,这样一个成语大家经常讲。今天我讲的这个新,首先是从绘画艺术来讲的。他(指莫晓松)是一种视觉的创新。但是这个新从根本上讲,在于他的理论的新、思想的新、观点的新。不少艺术家把创新对焦在对于材料使用的不同......我觉得材料当然很重要,但是得聚焦于画不同的题材。不同的题材,选用合适的材料,它就会激发你去用新的眼光和新的表现方式来对应它。但是,最根本的是观念的新、思想的新、理论的新。

“这个展览的题目,点明了莫晓松先生任意创新的根本,在于寻迹、在于思远。


在这里,他有两个“迹”:在花鸟画当中寻找古人、寻找宋人的高精,寻找那些花鸟画家所留下来的经典当中的笔墨、线条、构图,特别是意境;第二是在古希腊的这些雕塑、建筑中去寻找,他在寻找这个技,寻找这个技术,与我们今天的中国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


“莫晓松他画雕塑,是从雕塑中感受到这些线的魅力,它的韵味。实际上我跟他讲,我说你是反过来了。过去雕刻家们是在画家的基础上来塑造线,你是在雕刻家的艺术作品当中来感受线。

“但是,他这条线不是传移模写,他是意想。在遥想当中,来让这条线在中国画的创新中更好的发展。他把石雕的线变成了笔墨的线,使它具有中国审美、中国文化,特别是东方水墨的韵味。所以,这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关键点。

“他把中国的彩陶、马家窑文化等,与希腊的瓶画融汇在一起;他把中国的敦煌彩塑,和希腊的雕塑融汇在一起。所以,在他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到古文明之間的相溶与气象,也可以看到,他要借古代文明表达现代情韵和生动,由一个文明,精妙表达另外一个文明。


“他的花鸟画,我觉得是在吸收宋元高精的同时,把20世纪以来,我们对西方印象主义的光色研究,以及对西方现代主义抽象表现的研究,统一于他的画面当中。所以,他的这些绘画虽然是随类赋彩,但是,赋的是他的意象之彩。在他的作品当中,与传统的绘画所不同,揉进了光、有了透明之感、穿透之感。”

何家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

“他的作品在社会的影响力很大,推动了整个花鸟画界中工笔画的发展。

“今天进到展厅,第一眼是看到了他的花鸟大画。是在原来的那个基础上,表现的非常大的一张,鸿篇巨制!那么,这张作品本身又表现出晓松一种内在的、对艺术的理解,和对传统花鸟画表现的高度。

“他那种宏大气象,表现出了西北汉子的丰富气质。同时,在艺术上,他能够把那么零碎的东西整合得非常单纯,非常的整齐......有一种厚度,有一种力度,一种张力。

“他的感受,是带着一种文化的感受。是一种中西文化的碰撞。当看到西方这样的艺术造型的时候,他深深地被感染,这些对他有很强烈的艺术激发。


“同时,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种东方文化的内在的思考,一种与西方文化进行的碰撞,一种融合——用他妙想迁得的表现手法。

“甚至,有很多东西打破了型与型之间的关系。从他的画上,能我感受到晓松在艺术思考上已经非常深刻了。

“他完全不停留在我们所认知的表象的观念上,所以,在中国花鸟画怎么发展的争论上、在整个中国画发展的争论上,看了晓松的画以后,每个人都要自己去思考。

“他的花鸟画又有很多新变化,这些,我看到了。不光看到了晓松的未来希望,也看到了对中国画发展所给予的一种启示。

“所以说,这个展览取得的成就,不仅仅是一个展览的问题。我觉得是一个学术认知的一个深度,提出了很深刻的一种思考。”


在对上面“讲话”学习的梳理中,我获得了如下认识:

1、莫晓松艺术创新实践,对当代中国画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王明明认为,莫晓松的发展历程和他的创作历程,对于我们思考画家如何去形成自己的风格,如何去转变,如何去发现新的题材,如何去再提升,都具有极大的启示。何家英认为,他的作品社会影响力很大,推动了整个花鸟画界中工笔画的发展。认为,在中国花鸟画怎么发展的争论上、整个中国画发展的争论上,看了晓松的画以后,每个人都要自己去思考。他更指出:从他花鸟画的变化,看到了对中国画发展所给予的启示。并提醒人们从学术认知的深度,来对此进行深刻思考。

研讨会上,吴洪亮在发言中也指出:“传统中的现代性也非常重要。”为此,作为莫晓松北京画院的同仁,他还讲了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他说,他们在希腊举办齐白石交流展,当把齐白石画册给到共同承办画展的当地艺术馆馆长手中时,他看了画册后说了一句非同寻常的话:“齐白石的作品具有现代性。”

我听了吴洪亮此番发言后,极为共鸣。2021年去北京画院观摩“齐白石黄宾虹花鸟画对比展”,看了一些齐白石的大写意即兴之作,当时就有“现代感”很强的感觉。但是这种想法,也只是和身边同行的爱好者聊聊而已。

2、莫晓松“寻迹思远”的艺术创新实践,既是当代中国画艺术和西方艺术的一次碰撞,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深层次碰撞。

对于这种碰撞,这次成功对话,王明明从莫晓松本人的生活阅历、他对自己故土西北马家窑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以及甘肃本土敦煌艺术对他的深刻影响等角度,进行了阐述。指出,“一个是敦煌艺术,一个是彩陶文化。这些东西对他的艺术有无形的滋养,远古文化厚土对他的艺朮有再造之恩。当他又游观西方古老文明遺址的時候,会产生共鸣。”此论准确而深刻,理解到了莫晓松的文化基因层面。对此,吴为山则认为:“他要借古代文明表达现代情韵和生动,由一个文明,精妙的表达另外一个文明。”


作为当代中国雕塑艺术大家的吴为山,深刻剖析了莫晓松对古希腊雕塑艺术的线与光影的敏锐感悟,深刻剖析了他以中国水墨艺术语言,对这种独特感悟的表达体验。明确指出,莫晓松艺术视觉的创新从根本上讲,在于他的理论的新、思想的新、观点的新。裔萼在研讨会发言中也说:“思想意识的现代性,决定着语言的现代性。”

吴为山指出,他的“寻迹”,有两个“迹”:在花鸟画当中寻找古人、宋人的高精,寻找经典当中的笔墨、线条、构图,特别是意境。第二是从古希腊的这些雕塑和建筑艺术中去寻找。尤其第二点,吴为山更是具体分析到,他是在寻找“雕塑”这个技,寻找这个“技”与今天中国文化创新的关系。他是从雕塑中感受到这条线的魅力和韵味。过去,雕刻家们是在画家平面画面的基础上来塑造线,而他是在雕刻家的立体艺术作品当中来感受线。是反过来把石雕的线变成了笔墨的线,使它具有中国审美、中国文化,特别是东方水墨的韵味。

我觉得,这是对莫晓松这次“寻迹”艺术之旅的最为具体的理解与把握。

3、艺术之外的莫晓松。

对于莫晓松本人的印象,许多人在讲话中,都不约而同表达出同一感受:作为来自大西北的西北汉子,其为人豪爽,待人真诚,做事大气,至尊师长,团结同辈,关爱后学,热心公益。这些尽管是“艺”外之言,但我个人觉得,却也是至关重要的方面。他身上这种人格魅力的光芒,不仅使师长同道,亲友学生,都如沐春风,倍感温馨。更重要的是启迪我们,在如何努力做一个卓越艺术家的同时,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

启发教育


关于“讲话”所反映出的“寻迹思远”——莫晓松中国画展的启发教育意义,人们从上面的学习理解中,都可以从方方面面加以感受 。这里主谈对研讨会“发言”的学习体会。

1、创新是艺术之树长青的根本,是艺术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裔萼的一句话,对于我,几乎是如同醍醐灌顶。她说“不少艺术家是‘死在成名’。许多人成名后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是在重复自己。”这句活,几乎是对不少虽热爱艺术、从事艺术,但没能够走长远的人的真实写照。

此言一听,真让人顿生再无话可说之感。我们常常会看到不少艺术家们感到“瓶颈”状态,感到突破自我无门,感到因此苦闷。再遑论等而下之者的自满自得,终于昙花一现的浅薄者。究其根本,其实就是一句话:“重复自己”。不是在创造中新生,而是在重复中死亡。

对此,莫晓松对我们的意义,于洋发言中的一句话是很好的总结:“勇气和胆识使得莫晓松具有了转型的雄心。”这,不是所有人所能做到的。

2、艺术互鉴中的“他说”和“我说”。

在借鉴中丰富,在碰撞中激火。但如何互鉴,如何碰撞火花,如何对待“他说”和“我说”。丁宁对画展上莫晓松作品对敦煌艺术和文化元素吸收的分析,于我们思考这些问题非常重要。丁宁发言认为:“敦煌文化是外来文化。学习敦煌文化,其实是在学习古老的外来文化,而不是在学习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指出,“讲别人的故事,也是讲自己的故事。”要“用别人的故事,讲好自己的故事。”

我觉得,这些都深刻阐述了艺术互鉴中“他说”和“我说”的辩证关系。虽说是在谈对敦煌的学习,但也可以认为是对莫晓松“寻迹”艺术之旅的另一种诠释。

这些,对于我们的启迪意义是令人深思的。

3、工和写的界限模糊边缘化的突破性贡献。

龚令刚发言中指出:“工和写是互通的,这是‘寻迹思远画展’带给人们的最大惊喜。’他具体分析道:“莫晓松工笔画中融入范宽的大写意的体现,使得他的工笔画创作更具张力。”“莫晓松的这种工笔画创作,开创了一条方向性的道路。”

4、如何走好主题性创作这条路。

作为一位人民艺术家,艺术服从于时代,服从于社会,是其使命担当。具体而言,集中体现在大量主题性创作这个话题上。

但是,如何体现这个服从与担当?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自身的艺术个性和发挥优势?又如何使自己既担当又保持的行止,非常契和时代的审美需求、社会的审美需求、人民的审美意愿?这是很难很难的事,也是很重要很重要的的事,是时代的最高要求。

莫晓松,以他的艺术实践,在这方面,给我们走出了一条坚实而宽阔的个性化道路。龚令刚指出:“关于主题性创作,究竟有多大宽度,这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认为:“莫晓松工笔画的主题性创作,拓宽了主题性创作的宽度。”


关于这一点,有不少他创造出来的成功范例。成名作《春到红墙》,以春天故宫宫墙的深红为背景,其上生机蓬勃的玉兰,展示着我们所处时代的万象更新气象,昭示着民族复兴前景,具有巨大的社会隐喻意义,是一曲深情的祖国礼赞!

陈列于中央党史馆三楼的巨大的花鸟作品《辉耀大地》,也是具有巨大震撼作用和独特审美魅力的主题性呈现。

如此等等,无不给我们深刻启迪。


这次研讨会上还有不少很启发教育人的见地,如:“作为西北人,莫晓松(创作)具有豪爽大气的性格,却又极其细腻。”又如裔萼:“莫晓松的艺术,通体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都非常深刻。尤其后者,也是数十年来自己热爱莫晓松艺术的一个持续情结,这里,就不一一谈感受了

总之,如吴洪亮所言:“寻迹思远”画展,具有一个宏阔的态度。”从这个画展上,看到了莫晓松老师的多种可能性。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壮行。

何家英老师说,这个路子是正确的。 

2022.9.21.上午.草成于古郡陇西

2022.11.17.再改于北京篱笆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