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金融支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为总结泉州金融部门及机构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引导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领域高效集聚、合理流动的经验做法,中国网海峡频道特举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泉州方案’”主题访谈活动,以视频+文图访谈形式,深入挖掘一批典型案例,推介一批示范项目,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推广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泉州成果”。
中国网福建讯 近年来,针对农村金融服务难以精准触达、适配贷款产品供给有限、涉农贷款风险把控较难等痛点难点,晋江农商银行巩固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三大主力军地位,立足晋江乡村实际,发挥点多面广、熟人熟地、地方性法人机构决策链短、服务高效等优势,推进“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战略;以多社融合为目标,通过党建共建、合作共赢、联农带农,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以金融助理为抓手,结合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精准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和模式,拓展服务乡村振兴新蓝海。截至2022年12月末,晋江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501.7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47.38亿元,存贷款市场份额均保持晋江市23家银行机构首位。
“以共建多方联动,创新产品促服务升级,强化‘融资+融智+融技’,汇聚合力推动农村金融提质增效,以匠心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晋江样板’,实现涉农信贷投放更有力,乡村金融服务更便捷,乡村金融产品更丰富,乡村信用环境更和谐,乡村居民获利更充分”,晋江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史桐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一言以蔽之。
截至2022年12月末,晋江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304.05亿元,比年初增加27.21亿元,增幅9.83%,占各项贷款的88.83%,涉农贷款市场份额保持晋江市首位,累计投放纾困贷款超30亿元,发放总额位居全省农信系统、晋江市银行业双第一。福农、福商、福工、福海、福林等“五福”系列信贷产品余额121.71亿元,比年初增加22.34亿元,增幅22.48%,占各项贷款的35.04%。
近日,晋江农商银行与晋江市委组织部、晋江市委乡村振兴办联合印发《“党建+金融”双基联动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的工作方案》,共同确定联动共建“福农驿站”、“金融V站”、“农商晓景”等项目,融入“党建+”邻里中心、二级网格党群服务站、“五个美丽”建设等。
晋江农商银行供图
这是晋江农商银行“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创新服务模式的落地案例之一。
作为离农最近、与农最亲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农信机构的基因中就带着利国为民、共生共赢的“利他思维”和利他共生、开放共享的“合作理念”。因此,一直以来,晋江农商银行以党建结对为引领,依托当地多方联动,推动理念融合,资源整合,共建共享,惠及三农。
目前,晋江农商银行累计与晋江农业局、人社局、供销社等28家单位企业以及170个镇村、街道、商业(协会)开展党建共建及战略合作。
其中列举了两个案例:和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党建共建,并签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在海洋经济、休闲渔业、乡村治理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农业农村发展建设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与供销社共建并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供销社授信10亿元,为晋江市蔬菜生产者协会授信5000万元;推动三家基层供销社、一家经联社投资入股我行合计875万股。
晋江农商银行供图
“探索‘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有利于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的构建,从而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延伸服务触角,扩大农村政务、民生、金融等服务半径”,史桐融表示。
据了解,晋江农商银行吸引组织部、人社、医保、行政服务中心、快递、电商等各类主体参与,将政务、党务、商务、医务、民生、金融等资源整合起来,打造“一站式服务”的“福农驿站”,让多部门、多站点的乡村振兴政策、资源通过乡村振兴服务点直达农村的“神经末梢”。
目前,晋江农商银行已建成许厝农贸市场福农驿站、西园九十九溪福农驿站、小桥社区福农驿站,提供金融、政务、便民、电商、物流、党建等综合服务;将阳光支行改造升级为集“党建+邻里+金融+政务+民生+商务”一体的新型服务网点,设立社银一站式服务窗口和晚霞驿站,引进政务机、社保机等自助设备,提供综合化民生和政务服务。
此外,晋江农商银行建立起乡村金融服务“三通”格局,即机构网点“乡乡通”、便民服务“村村通”、电子银行“户户通”。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依托覆盖乡镇的101个网点(占晋江市网点36.07%),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金融服务团队是推动金融资源真正下沉乡村的关键。
为此,晋江农商银行以“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为契机,常态化开展金融助理驻村工作,助力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乡村发展。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乡村振兴办行文选派全省农信系统首批52名人员挂职担任19个镇(街道)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向全市行政村(社区)派驻金融助理278名,服务范围遍布城乡,使农村金融覆盖面更广、金融服务更优质高效。
晋江农商银行供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金融服务的“利器”便是优质产品和服务模式。对此,晋江农商银行结合晋江市产业经济特点,大力推广“农房乐”福村贷”等福农产品、“信用船”“养殖贷”等福海产品、“信保贷”“商贸贷”等福商产品、“小微贷”等福工产品以及“福茶贷”等福林产品,形成“一镇一品”“一支行一主题”的特色化服务格局。
晋江益农投资发展公司致力于乡村田园经济发展,承包了5000多亩高标准农田,其项目“五彩稻田”的承接方福建华晋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与省级科技特派团队联合建立晋江专家工站,积极探索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新模式。在获悉这一信息之后,晋江农商银行金融助理主动对接,为益农投资授信”福农·农田贷”1亿元,为华晋农业开立对公账户并开展保函业务,扶持他们发展产业,带动农户致富。
晋江农商银行供图
“福农·农田贷”便是晋江农商银行针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发的信贷产品,除此以外,还有信用船、渔业养殖贷、乡村振兴贷、地理标志质押贷、能源贷等,投放对象涉及东石的胡萝卜和紫菜产业、内坑的蔬菜产业、金井的鲍鱼产业、龙湖的花生产业、深沪的渔业、磁灶镇的陶瓷建材等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为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让不同涉农主体之间在互利合作中各司其责,有序发展,在履行责任义务的同时助力实现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晋江农商银行大力推广福农e政平台。已同农业农村局、晋江市水利局、教育局、民政局、西滨镇政府、紫帽镇政府、深沪镇政府等7家单位开展合作,截至2022年12月末,通过“福农e政”平台发放移民直补资金、耕地地力补贴、教育局教育补助资金等21项乡村振兴(扶贫惠民)资金共计38.41万笔,发放金额3866.85万元。
“为了让金融服务更具粘性,要发挥金融助理的资源整合优势,在新农主体、乡村创业人员等群体与政府部门、科技人才等各方之间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为他们提供融资以外的综合服务,从而逐渐与客户之间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化融合”,史桐融强调。
这就是晋江农商银行不断着力推广“融智+融资+融技”模式的具体表达。以乡村人才融合为基础,晋江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党政干部“懂政策”的信息优势、科技特派员“科技强”的专业优势、金融指导员扎根农村、熟悉金融的服务优势,以服务新农主体、乡村创业人员等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为目标,共同打造“产业+科技+金融+人才”的服务模式,实现“融智+融技+融资”有机结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加强政策赋能、科技赋能和金融赋能,构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农商样本”。(林锦旺 陈金兰 曾勇 庄艺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