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泉州方案”】 打好金融“组合拳” 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访泉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德庆
更新时间:2022-11-21 10:57:14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金融支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为总结泉州金融系统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引导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领域高效集聚、合理流动的经验做法,中国网海峡频道特举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泉州方案’”主题访谈活动,以视频+文图访谈形式,深入挖掘一批典型案例,推介一批示范项目,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推广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泉州成果”。

中国网福建讯  手捧“山海经”,共筑振兴路。泉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德庆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该局以争创全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为抓手,立足泉州山海兼备、资源禀赋各异的农情实际,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村信用、农村普惠金融等平台建设,构建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强政策导向,整合集聚政府、银行、企业等多方资源,攥紧打好金融“组合拳”,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乡村振兴领域,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先行探索实践中,泉州首批推动8家银行机构推出27个金融创新产品,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可得性和便利性。截至2022年10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4749.19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年初增加301.16亿元,同比增长6.88%,形成广大“三农”主体“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

构建服务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末,泉州全辖共评定福建省金融信用镇(泉州)6个,福建省金融信用村(泉州)121个,“信用户”87.01万户;指导做实农户建档评级工作,促进“增户扩面”工作常态化,全市已完成电子化建档农户数173.74万户,授信金额3062.62亿元。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泉州多措并举重塑农村信用环境、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遗余力的努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优化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是促进小微企业和‘三农’健康发展的助推器”。

据了解,目前金融机构信用数据主要依靠人行征信系统,由于许多农户缺乏贷款记录,该征信体系难以反映征信的真实情况,而农村信用体系的不健全是金融资源流向乡村振兴的主要梗阻。

为破解梗阻,疏通“管道”,在全力推进农户信息建档和信用评级全覆盖的基础上,泉州通过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建档,实现该群体信用信息采集基本全覆盖,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机制,有效解决了涉农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效率不高、信用评价体系不优等难题。

与此同时,泉州通过延伸三级服务网络体系,推动普惠金融、小微金融等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泉州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破解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难点。

陈德庆表示,进一步延伸三级服务网络体系,致力于在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

至2020年9月末,全市县域网点总数998个,县域普惠金融服务点总数1604个,其中,设立在行政村的普惠金融服务点总数1525个。

“平台建设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支撑”,陈德庆告诉记者,近年来,泉州启动建设泉州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推动5家大型银行、邮储银行和泉州农商行等辖区银行业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不断推进普惠金融“百千万”工程,提升辖区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截至2022年10月末,辖区建设普惠金融学校30所,设立普惠金融工作站220个,派驻普惠金融助理1206人。

“接下来,我们将以争创全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为契机,深入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各类特色金融服务落实落地广大乡村” ,陈德庆强调。

强化政策导向,集聚金融资源向乡村倾斜

为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流向乡村振兴领域,泉州市金融局充分发挥地方金融监管职能优势,强化政策导向,出台各项政策举措,整合政府、辖区金融机构、企业等各方力量向三农集聚。

会同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制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意见》,会同人行泉州分行、泉州银保监分局制定《泉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支持工作方案》,印发《信贷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性目标》,并按月进行督促推进。

陈德庆指出,以政策为引领,开展银行业机构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工作,并纳入金融业奖励范畴。

2022年对农业银行泉州分行、兴业银行泉州分行、泉州农商行、晋江农商行、德化农信社5家金融机构兑现奖励资金100万元,有效将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领域引流。

为引导金融机构有效落实乡村振兴政策,泉州市金融局推动各银行业机构围绕乡村振兴领域不断创新开发适配金融产品,并持续推进政银企等多方对接,整合尽可能多的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倾斜。以“农股贷”项目为例,该项目为晋江农商行创新推出的全省银行业首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质押贷款产品,截至目前已对4家经联社整体授信“农股贷”各2亿元,合计授信8亿元。

此外,推进银行间联动互动,鼓励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复制推广特色金融产品,如目前“福e贷”已在辖区8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得到积极推广。引导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点,增强与民营企业及“三农”的黏性,如以“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持续深化乡村的产业融合。

在整合资源方面,泉州更是多措并举。如实施“百千万”融资促进活动,推动百名金融机构负责人撬动千亿资金服务万家市场主体,通过“政银企担”融资对接机制,向银行、担保机构推送754家企业的融资需求,促成融资超83亿元。又譬如推动辖区农合机构通过政府网格化信息平台,积极开展“金融网格服务”,已打造形成“三通”格局,便民服务“村村通”实现全辖行政村服务覆盖率达100%。

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各种举措都是为了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形成广大“三农”主体‘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陈德庆强调,通过政府发挥职能有效对接,打破泉州乡村区位影响带来的城乡差异、山海差异、需求差异和收入差异限制,让金融“活水”更加精准地注入乡村,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坚持市场导向,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全面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提高效率、最大程度地发挥金融作用呢?

对此,陈德庆深有体会:“要坚持市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激发出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热情,从而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只有激活市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此情况下,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精准对接便显得尤为重要。

为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融资需求,泉州市金融局引导晋江农商行推出全省农信系统首个新型职业农民贷款,惠安农信联社推出“乡村能人贷”,邮储银行泉州分行推出面向村长等掌舵人的掌舵贷、村委贷等系列产品。

针对地区特色产品,德化县投入3700万元设立“政府风险担保金”,建立风险补偿金分担机制,创新“瓷艺贷”“新秀贷”“科创贷”“电商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金”金融产品;推动辖区农信社、农商行、农行、邮储银行等相关银行机构加大对脱贫人口的信贷支持,根据建档立卡人口台账,主动走访对接贫困户信贷需求,摸清需求底数,确保“应贷尽贷”。

为盘活广大农村资源,泉州结合“山海兼备”的本地农情乡情,因地制宜,支持永春农信社创新“林好贷”等林权抵押贷款产品,截至目前为737户林农发放“林好贷”,用信余额7692万元;探索发展海洋经济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推动石狮市六胜供应链公司、海洋食品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建立海洋供应链平台,创新开展产品现货竞买、订单交易、产能预售等新型业务,拓展动产、原材料、产成品等融资新模式。

为了更好地助力企业发展,金融局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现有久久王、达利食品等9家涉农上市企业、耀华园林等4家涉农新三板挂牌企业、龙腾林业等80家涉农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将32家涉农企业纳入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进行培育。

展望未来,陈德庆表示,金融局将继续聚焦泉州乡村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政府优势,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金融活力,全力跑出“加速度”,为推动泉州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陈佳滢 林锦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