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福建工信这十年
推进工业提质增效 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更新时间:2022-09-30 14:03:39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中国网福建讯(刘萍)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福建省工信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创新实干,踔厉奋发,描绘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充分发挥工业“挑大梁”作用,深入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存量、优化增量、扩大重量、提高质量、关注变量,制造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取得历史性成就。

十年来,福建全省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8711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1.78万亿元,年均增长8.7%,工业总量从全国第11位跃升至全国第6位,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4%,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40%。以约占全国2.9%的能耗,创造了占全国4.3%的经济总量。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6.58万亿元,规模位居全国第5位;工业利润总额达4980亿元,总量居全国第6位。千亿产业集群从2012年6个增加到21个。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突破2万家,比2012年净增5200多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54家,青拓集团、紫金矿业、宁德时代3家企业超千亿元。已上市工业企业85家。入围“2022中国民企500强”19家、“2021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21家。

9.png

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

围绕“产业优”突出“二产进”

十年来,福建省工信厅始终坚持把围绕“产业优”突出“二产进”作为聚焦点,加快扬优势锻长板、强弱项补短板,实行“一产业一政策一专班”,做大产业集群、做强龙头企业、做优产品质量,打造多元发展、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电子信息产业“缺芯少屏”的局面根本改变,“增芯强屏”步伐加快,引进落地京东方、士兰微等一批大项目,奠定了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营业收入达8800亿元,规模从第8位提升到第5位。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成为新的增长点;在全国率先开展船舶绿色智能发展试点,被列为国家先行先试重点地区。石油化工产业注重“减油增化”、一体化、精细化发展,“两基地一专区”集聚效应逐步扩大,烯烃芳烃产能显著提高;古雷石化基地与台湾石化产业深度融合,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全省实现营业收入5300多亿元、是2012年2.5倍,跻身全国石化大省行列。

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品牌化、高附加值发展,已形成“前端化工原料、上游纤维制造、中端纺纱织染、下游鞋服产品、配套纺织机械等”最完整、竞争力极强的产业链,是福建省规模最先超万亿元的产业。食品、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也都实现翻倍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2%。规上企业全面数字化率居全国第3位,建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省级平台22个。

8.png

青拓集团生产车间

创新战略驱动厚积薄发

制造业的核心是创新。十年来,福建省工信厅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福建省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1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0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7家。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5家,数量分别居全国第3位、第4位。

全省现有高新技术企业8900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7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70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已实施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73个,认定省首台(套)装备237个。遴选三批产业领军团队68个,带动引进“高精尖”人才150多名,落地高水平研发项目100多个、突破核心关键技术130多项。稀土永磁、光伏技术、硬质合金、储氢材料、汽车玻璃、电子特气、金属半固态快速成型、红土镍矿冶炼等工艺技术全球先进、国内领先。建设厦门金砖创新基地,连续举办三届论坛及相关活动,推动“金砖+”国家合作创新发展。

护航企业引导做强做大

十年来,福建省各级工信部门始终坚持把项目招商、项目落地、项目服务作为工信工作的主攻方向,突出制造业、软件业、服务业一起抓,大中小企业一起上,国企民企外企同发力,深化“全系统、全覆盖、全过程”抓项目工作机制,推动项目接续不断、滚动推进。

2012年到2021年,全省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3.7%,较全国平均增速高5.1个百分点;累计实施省重点技改项目6000多项、总投资近2万亿元。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强化产业链招商、龙头企业招商、以商招商,“五个一批”民企制造业项目累计达1.2万个、总投资4.85万亿元。

福州市实行产业链链长制,制定产业链全景图谱,构建五级招商网络,百亿工业企业达16家,形成5个千亿产业集群。厦门市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高的优势,实施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促进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集聚发展,抢占发展制高点。泉州市弘扬“晋江经验”,以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推动传统产业创新转型、提质增效。宁德市培育打造四大主导产业集群,迅速集聚一大批上下游配套项目,形成我省重要的增长极,经济总量从全省第8位提高到第5位。其他地市也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形成你追我赶、竞相迸发、互相促进、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在民企招商引资和推动项目建设方面,福建省工信厅坚持把抓项目招商、落地和服务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建立和实施全系统动员、全过程跟踪、全覆盖服务项目机制,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持续优化项目服务。

福建省推行“一把手”招商、龙头企业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发挥龙头带动、政策引导、基金促进、要素保障等作用,深入推进省市县三级联动,每年组织指导专场招商、小分队招商超400场次,连续举办十二届民营企业产业项目洽谈会,引进了宁德时代、青拓集团、三一集团、桐昆控股、富士康工业互联等一大批全球500强、民企500强以及行业龙头企业来闽投资,截至目前,对接项目有近80%都已建成投产或在建。有力推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化等主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带动形成集成电路和光电、高端装备、动力电池、不锈钢、化工新材料等21个超千亿产业集群。

中小企业是稳定市场主体、稳定就业、稳定增长的主力军,福建省工信厅一直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持续建机制、增扶持、优服务、解难题,召开全省民营企业发展大会,表彰民营企业“两先一优”先进典型,持续优化福建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到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微工业企业18445家,营业收入45081亿元,利润总额2848亿元,分别为2012年的1.2倍、2.3倍、2.3倍,分别居全国第七位、第五位、第四位。

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深入实施“专精特新”提升工程,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300家,新大陆、福光股份等14家“专精特新”企业经培育成长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现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7家,居全国第6位。培育17个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21个省级示范基地,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提供载体平台。连续举办五届“创响福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超3000家企业在大赛中获得创业辅导培训,一批优质企业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实现赋能升级,如德尔科技在去年国赛中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知名投融资机构青睐,加速推进IPO上市工作,企业估值达175亿元。近年来像德尔科技这样的高成长企业层出不穷。

7.png

福耀集团智能化玻璃生产线

加快变革促进提质增效

十年来,福建省工信厅始终把提高质量效益作为重要目标,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工业实现量的较快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增品种方面,动力电池、消费类电池、珠光材料、电容氧化锆、灯用钨丝、POS机、LED芯片等出货量全球第一;锂电池、氟化工等产业特色凸显;高纯电子化学品、“手撕钢”、宫颈癌疫苗、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等产品从无到有,填补我省行业空白;己内酰胺、钨材料、黄金、锂电正极材料等产量位居全国前三;不锈钢新材料、绿色建材、光电材料、光学晶体、电子取证软件、办公软件等产品,在国内乃至国际都占有一席之地。

提品质方面,一大批制造业企业产品质量显著提升,福耀玻璃荣获中国质量奖,福光股份、九牧集团、恒安集团等产品质量全国领先,福建炼化、阿石创新材料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科技发明二等奖。福耀玻璃获中国质量奖,福建炼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青拓集团的“笔尖钢”、韦尔通科技的电子胶粘剂等一批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紫外光催化外表消杀装备等一批应急医疗物资企业加快技术研发,为全国乃至全球抗疫提供有力保障。

创品牌方面,安踏等21家企业入选“2022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宁德时代工厂、京东方工厂入选世界“灯塔工厂”,成为中国智能制造名片。福州、厦门获评“中国软件特色名城”。

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从智能搬运机器人,到AR远程辅助操作,从5G智慧工厂,到产学研用人才基地……近年来,福建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战略,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助力先进制造业强省。

到2021年底,福建省两化融合达标企业数居全国第2,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规上企业比例居全国第3,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居全国第4,建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形成一批灯塔工厂、黑灯工厂、5G全链接等标杆工厂。

福建省工信厅先后出台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意见、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特别是近期出台的关于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九条措施,省级财政拿出真金白银,从平台赋能、标杆培育、软件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切实为企业转型升级“添把火、加把力”,增强“智改数转”的决心和信心。针对数字化转型痛点难点,广泛开展“揭榜挂帅”行动,对项目攻关给予资金支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导向,让企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数字化转型已不是企业的“选择题”,而是生存和发展的“必修课”,唯有转型才有出路,早转早主动,早转早获益,不转很被动。

通过建立专班机制,聚焦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召开现场会、分享会、对接会,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广经验。通过抓典型示范,增强转型主动力,形成传统和先进齐头并进、大中小企业智变升级的发展格局。目前,省市县已举办20多场现场会、区县行、高峰论坛等活动,打造了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龙头典型,培育161个省级新模式新业态标杆企业。如厦门远海码头打造全国首个5G自动化无人码头,实现“24小时作业、风雨无阻”。安踏、双驰、聚禾打造柔性产线,一条产线最多可同时制作50多种品类衣服,个性化定制鞋品最短2个小时出样发货。

找准数字化转型规律,引导大企业主动转,帮助中小企业加快转。对大企业,广泛开展全流程、全过程、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如永春的良瓷工厂,是全球首个陶瓷行业5G数字工厂,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打通磨浆、配料、制胚、烘干、施釉等生产环节,生产效率提升35%。对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通过平台赋能,加速转型进程。省级层面已推广了纺织工业互联网、辅布司、摩尔等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纺织、食品、电子等细分领域整体性升级。期间,福州大学团队还突破了国外自控设备协议封锁,打破通用网关难点技术,企业装备从此不用受制于人,更不用缴纳高额服务费。

坚持优化数字化转型生态,通过引进成立东南新工科产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东南信息技术学院等专业机构,加快新工科人才培养。支持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加强工业软件创新,持续培育工业APP优秀解决方案。举办工业互联网创新大赛、区块链大赛等,促进项目成果落地转化。组织省市县工业互联网培训班、领航班、青年论坛等,引领创新思维,参训超1万人次,全面提升政企人员数字素养。我们还计划开展“千企万员”赋能行动,遴选万名“数特派”服务专员,点对点助力企业加速转型。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福建省工信厅将着力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把做大做强做优制造业作为长期坚持的工作重点,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