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
福建南平探索生态产品价值“释放路径”
更新时间:2022-05-14 08:58:55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近年来,福建南平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摸清家底,着力绘制自然资源“一张图”,以建设武夷山国家公园为契机,推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持续化涵养生态产品价值供给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多元化“变现”和广渠道“溢价”,让生态产品价值最大化释放出来。

图片1.jpg

南平顺昌县埔上萤石有限公司南舟萤石矿全貌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持续化“供给”

4月29日,南平市自然资源局状告刘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一案判决出炉。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刘某非法经营电镀加工点,将未经危废处理、重金属超标的电镀废水直接排入自然环境中,造成土壤污染,判处其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929331元及鉴定等相关费用。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南平首例由赔偿权利人的指定部门提起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对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常态化运转提供了重要的“标本价值”。

据悉,2017年12月中央发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指出省级、地市级政府可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要求赔偿。作为生态资源富集的区域,南平积极响应,先后出台了《南平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南平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调查启动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从制度上给损害环境者戴上“紧箍”,做到生态损害应赔尽赔,使受损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守护好闽北绿水青山。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有法可依和有效推行,是南平竭力通过“制度化保障”生态环境修复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持续化供给”的举措之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赔偿不是目的,目的是环境修复。

对此,南平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魏金俤表示,近年来,南平厚植生态优势,推进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投资50亿元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能力建设等5项重点工程。

以矿山生态修复为例。过去一段时间,矿山开采被认为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业之一。对此,南平市自然资源局制定《南平市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引导各类矿山努力实现矿石不落地、废石不出井、尾矿返回采空区充填,从源头降低矿产资源开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扰动,不断改善了矿山地质生态环境。

位于顺昌县埔上镇的南舟萤石矿区便是南平“绿色矿山”创建的代表。最近,记者驱车来到矿区发现,过去因采矿而形成谷地空区已经绿树成荫,而目前机器轰鸣的采矿作业区引进了萤石矿的自动化流水线,原矿从采集区进入该流水线,机器会将萤石与废弃土石相分离,并将后者进行加工后回填入采空区,据负责该矿区的埔上萤石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该设备的提炼率和回采率可达到90%以上。

魏金俤表示,绿色矿山建设实现了矿山开采科学化,不仅减少负面之处降低成本,而且加强了矿山的无形资产,更重要的是有力保障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性环保利用。

除了推进以绿色矿山创建为代表的生态保护修复外,为了持续提升南平生态产品价值供给能力,南平将范围扩大到各领域:策划实施总投资215亿元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规模469万亩;集中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全市投入资金15亿元,累计拆除养殖场1.16万家,削减生猪445.79万头,并推广运用到茶山整治等领域,累计拔除整治违法违规茶山3万余亩,完成造林复绿近2.5万亩……

图片2.jpg

福建圣象集团旗下居佳家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12个机器人“上岗”智能化生产竹地板 建瓯融媒体中心供图

多元化“变现”

走进建瓯市笋竹城工业园区,福建圣象华宇集团旗下居佳家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火力全开,一派热火朝天的情景。

“2月16日,圣象首家TO B 智慧工厂——居佳家居有限公司投产,这是圣象从大客户业务端出发,通过数字科技赋能工程业务的创新之举。”福建圣象华宇集团副董事长郭学婢很是从容。

郭学婢的这份从容来自于20年来专注在地板业生产的深厚积淀,来自于十多年来在圣象集团领航下逐年上台阶的趋势把握。

2003年,郭学婢成立建瓯华宇竹业有限公司,生产竹地板。此后,随着产品开发和业务拓展,又陆续成立雅风竹业等公司。2010年,华宇公司与圣象集团合资成立居怡竹木有限公司,主营竹地板、实木复合地板。2017年初,郭学婢整合资源成立华宇集团,2019年华宇集团整体并入圣象集团。2020年尽管遭遇新冠疫情,华宇集团发展依然逆势上扬,实现产销翻番。

圣象华宇集团是南平竹产业规上企业之一,其蓬勃发展的态势是南平依托竹资源产业化的生动展现。

南平是全国毛竹生长最适宜地区和笋竹主产区,是全省竹林分布的核心区域,素有“中国笋都竹乡”之美称。全市现有毛竹林面积643.5万亩,占全省的20%、全国的10%。

图片3.jpg

顺昌西坑生态旅游项目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长期以来,南平因地制宜,把竹产业作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重要途径,目前竹产业已实现从一颗笋到一根竹全产业链循环利用,覆盖笋罐头、竹家具、竹地板、竹吸管、生物质活性炭等10余项产品,引进落地大亚圣象、熊宝科技、爱克太尔新材料等产业链项目73个,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笋竹加工企业全产业链产值超300亿元。

而从“竹资源”到“竹产业”的过渡,则是南平依托生态资源、导入生态产业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多元化变现”的一个支点。

魏金俤表示,近年来,南平聚焦“一座山、一片叶、一根竹、一瓶水、一只鸡”等生态优势产业、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高效化要求,持续推动生态与产业深度融合。

具体而言,除了“一根竹”外,如“一片叶”:全市约80%的乡镇、50%的行政村、45%的农户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活动,2021年茶产业链产值约350亿元,茶叶收入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如“一瓶水”:重点用好武夷山国家公园流出的13.9亿立方米(年均流量)优质水资源,瞅准市场需求推出泡茶水、健康水,打造水产业专业园,拉长水资源开发链,向化妆水、面膜水、美容水、长寿水,高分子水延伸,推动农夫山泉、华润怡宝、银河水业等国内饮用水头部企业落地。

图片4.jpg

顺昌县国有林场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片 林方摄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广渠道“溢价”

针对生态产品价值,除了推动“看得见”的多元产业“变现”以外,南平还不断挖掘生态产品里“看不见”的金融、品牌、平台等价值,通过构建各种渠道实现产品价值“溢价”。

其中不得不提及“生态银行”模式的落地。魏金俤表示,创新开展“生态银行”试点建设,即是借鉴商业银行的做法,采取“分散化输入、规模化整合、专业化经营、持续性变现”的模式,搭建资源开发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将资源转变成资产和资本,促进农民增收、产业降本。

位于顺昌的“森林生态银行”便是该模式重点推行的现实案例。顺昌县森林资源丰富,拥有林地250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0.34%。2018年起,南平市以顺昌县为试点,依托县国有林场,创新探索“森林生态银行”,将分散、零碎的林业资源规模化、集约化整合,由国有林场实行专业化运营增值,方式由林农自愿选择,可股份合作,可租赁,可托管,还可以直接流转林木所有权和林地承包经营权。

图片5.jpg

顺昌县林农在办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  郑端摄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林农可以像在银行存钱一样存入山林资源,保底收益,主伐期还有分红。”森林生态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概括起来就是以“三个一”实现“三个变”,即以“一村一平台”实现分散变集中、以“一户一股权”实现林农变股民、以“一年一分红”实现资源变资金。

截至2021年底,顺昌县“森林生态银行”共纳入山林8.15万亩,惠及全县林农2510户,促进林农增收5.94亿元。截至目前,“森林生态银行”累计完成林地林木股份合作经营1.58万亩,涉及林农790户。南平市顺昌“森林生态银行”荣获“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自然守护类别”2021年度大奖。

“森林生态银行”的成功运转,是南平通过金融模式实现生态产品“溢价”有效性的生动体现,此外,南平还通过建设“武夷山水”公共品牌、建立生态环境权益指标交易体系等叠加生态“溢价”。

魏金俤介绍,武夷山水品牌,即通过统一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宣传推介、营销运作等,使闽北优质农产品体现出“生态”的标签与内涵,同时通过溯源和品控体系建设,建立起消费者对产品生态价值的信赖基础,实现生态价值的经济溢出。赋予公共品牌价值后,建阳桔柚价格从10元每斤增长到18元每斤等。

在指标交易方面,南平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权益指标交易体系。成功策划并交易全省第一笔林业碳汇项目,成交288.3万元,以及全国第一个竹林碳汇项目,成交124.2万元。创新单株碳汇方法学,以1元10千克碳汇量的价格,向社会销售林农或村集体的碳汇产品,累计销售碳汇3000余吨。采用“售碳+远期售碳”的林业碳汇组合模式,对林业碳汇交易权进行综合质押融资,争取银行贷款2000万元,是福建省首笔林业碳汇远期约定回购项目。推进排污权交易,全市共完成640家企业初始排污权的核定,排污权累计交易1.35亿元。(林锦旺 施德书 林颖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