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旅
【“艺”心向党 “匠”传世遗①】 披“甲”折“梅”传薪火——记陈娟娟的“高甲春秋”
更新时间:2022-05-10 09:02:42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者按】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就是保护文化的根。为纪念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迎接7.25“泉州世界文化遗产日”,透过非遗传承人“传承晋江经验”,以“匠心”谱写“非遗新篇”的生动案例,寻找非遗传承保护留住城市文化根脉“注脚”,传播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品牌“名片”,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中国网海峡频道,推出“‘艺’心向党 ‘匠’传世遗”泉州非遗传承人主题访谈。

本期访谈:陈娟娟(高甲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戏剧奖“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

高甲舞台上,她是《管甫送》里“满腹心事难发落”的台湾姑娘美娟,是《围头新娘》里“似见他沧海正扬帆”的半生盼夫归的围头老妪乌英,她也是《连升三级》里“故将这刀霜文字,尽情来泼墨弄玩”的大家闺秀甄似雪,还是《昭君出塞》里“扬鞭催马过雄关”和亲匈奴的王昭君……

从十多岁的初试小旦,三十多载“枕戈披甲”终奏凯,2011年她凭借对《昭君出塞》中王昭君一角的完美诠释,为泉州高甲首摘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表演奖”。

如今,功成名就的她不忘使命,在演出的同时,将前辈所传、一生所学尽付薪火,奉向代序更续。

她说:“一辈子有高甲,足矣”。

她就是高甲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陈娟娟。

高甲戏被誉为中国戏曲的“南海明珠”,而其能历百年而灼灼光辉,正因为有了“陈娟娟们”我方唱罢你登场的灯灯相烁。

image.png

高甲戏新编历史剧《昭君出塞》,陈娟娟扮演的王昭君造型 受访者供图

披“甲”

高甲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发祥于福建泉州,最初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的化装游行,是结合了宋江戏、四平戏、竹马戏三剧种的戏曲艺术,因其武戏多,演员表演时常持戈披甲,“戈”与闽南语中的“高”同音,遂渐称为“高甲戏”。

解放后,高甲戏迎来春天。但由于十年浩劫,连高甲戏在内的各剧种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上世纪70年代末,鉴于各剧种面临着传承断层的窘境,泉州有关部门面向广大中小学校“海选”戏剧苗子。被选中的人才进入泉州艺术学校学习,不仅免学费、食宿全包,而且毕业后包分配,比如高甲戏便入职泉州高甲剧团。也就是说一旦入选便等于捧上了“铁饭碗”,在此“优渥条件”的吸引下,不少父母鼓励孩子投身一试。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自晋江安海的陈娟娟就报了高甲戏。经过形体、音色等几轮筛选和三次复试,凭着各方面的综合优势,陈娟娟从3000多位报名者里脱颖而出。此时,陈娟娟12虚岁。

忆起当年的选择,陈娟娟万千感慨:“那时是小孩,心想着,每天练练唱歌跳舞,本来就是自己兴趣的事,完全没意料学戏那么艰苦”。

“艰苦”主要来自身心两方面。刚开始练戏,每天5点起床,肌肉拉伸,压腿压腰,要让身体能适应各种舞台身型,除了锤炼童子功的基础外,由于高甲戏博采众长,声腔方面先后吸收了泉州梨园、南音和泉州民间吹打乐的“十音”,武戏、文武戏则融化了京剧的锣鼓介和大吹牌,因此除了高甲本身所具备的,陈娟娟还要对各种唱腔、韵白、身段等孰能生巧。

对于自小便喜欢文艺的陈娟娟来说,身体上的训练足可应对,“难捱”的是日复一日的乏味。当时泉州艺校在鲤城南俊路,学生住校,每周六天在校,天天都是一层不变的学戏,同样的唱腔和动作不断地重复再重复,对于还是一名孩子的陈娟娟而言,逐渐变成了“煎熬”。她每周都盼望着周末的到来,因为周末可以回家跟其他小朋友玩。她甚至还打起了退堂鼓。

察觉到陈娟娟的心思,她的老师苏燕玉一到周末,便经常来到陈娟娟家里“家访”,表面上与她父母亲拉拉家常,实则是想方设法打掉陈娟娟的“退堂鼓”。

随着年岁渐长,“夏炼三伏,冬练三九”的学戏让陈娟娟渐渐感觉到自己的“蜕变”,高甲戏的“各项本事”她已经能得心应手、心口相应了,当从中感受到什么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时,她明白了授业恩师的良苦用心。

5年艺校生涯,老师和学生都是同吃同住的,教戏时是师生,生活里是家人。毕业后进入高甲剧团,当陈娟娟正式登上高甲舞台的那一刻,老师为她们缝洗衣服、买药看病的那些岁月再次涌上心头。

image.png

著名戏剧《连升三级》里,陈娟娟(右)扮演秀才门第的大家闺秀甄似雪 受访者供图

折“梅”

从艺40多年,对于高甲戏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陈娟娟无不烂熟于心;高甲戏中的小旦、花旦、丑旦、闺门旦、青衣等女性角色,陈娟娟无不驾轻就熟。如果确要从中选择一部能够勾勒陈娟娟“高甲春秋”的剧目,那非“折梅”大戏《昭君出塞》莫属。

2011年,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暨第三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颁奖晚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泉州高甲戏新编历史剧《昭君出塞》成功折“梅”,陈娟娟成为本届梅花奖得主。这是继上世纪80年代末,新编梨园戏《节妇吟》后泉州又一个剧种获此殊荣。

为什么是《昭君出塞》?

image.png

《昭君出塞》剧照 受访者供图

先看《昭君出塞》的故事:汉元帝期间,边界不得安静。为与匈奴交好,宫女王昭君奉命出塞远赴匈奴和亲。一路关山阻隔,马嘶雁鸣,王昭君思绪万千,手持琵琶弹唱思乡思亲、忧国忧民之曲。

从京城后宫到大漠边塞,具备对比悬殊的场景转换,高甲的无论武戏、文武戏的舞台特色能够获得彰显;从皇帝选妃、画师造假再到真相暴露、游说单于等片段的点缀穿插,不仅强化了故事的丰富性,而且给了高甲戏最大特色之一“丑角”弹性的发挥空间。

特别是女主角,从参选后妃的普通宫女到和亲匈奴的巾帼英雄,主人公角色转变赋予了旦角从韵白、身段等充分的表演空间。要演活“王昭君”,无疑对演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她必须具备对各种旦角类型融会贯通的能力,因为表演难度越高,折“梅”机会越大。但是,对驾驭各种旦角游刃有余的陈娟娟来说,她有底气演好。

她认为,“底气”源自两方面。

其一是自身,外形上,陈娟娟身材高挑,五官英气里不失秀婉,与王昭君气质高度吻合;表演上,艺校攒下的扎实基本功,加上对各种旦角的频频参演,如《连升三级》的花旦甄似雪、《管甫送》的闺门旦美娟、《围头新娘》的老旦乌英等等,还有她习惯于对高甲前辈名宿的著名角色进行琢磨,如颜佩琼的“白娘子”,几乎逢演必观,而后细细品咂名家为何那样表演,为何不是那样表演,总能将她们的精髓内化于心,充足吸收,并得显于外,精湛的表演让她频频获奖:1999年的福建省第21届戏剧会演优秀演员奖、2000年的获福建省第五届水仙花戏剧比赛金奖, 2003年的中国首届戏曲演唱大赛红梅杯红梅大奖,2006年12月获福建省第23届戏剧会演优秀演员奖,2007年元月获福建省第八届水仙花戏剧比赛金奖,2007年7月泉州市第29届戏剧会演获金奖……

其二是泉州高甲戏的“肥沃土壤”,“这个更重要,没有其二,其一就不可能”,陈娟娟说。高甲戏诞生以来,便一路传承,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泉州高甲剧团的成立,更是人才辈出,成绩斐然,创排于1958年的高甲戏《连升三级》,是历经几十年的高甲戏传统保留剧目,郭沫若、田汉、老舍、邓拓等文学大师曾为之题诗撰文,盛赞高甲戏丑角表演艺术“登峰造极”,“南海明珠”的盛誉便由此而生,——高甲戏之彪炳传承,由此可见一斑。

底气充足的陈娟娟轻装上阵,但毕竟“瞻望”的是中国戏剧最高奖,周围有京剧、昆曲等大剧种,作为地方剧种,其间的艰辛也是可想而知。从2007年开始准备,头尾5年,一路闯关,原来梅花奖两年一届,第一次2009年折“梅”未成,第二次就到了2011年,终于从几千个剧目中杀出重围,一举夺魁。

载誉而归的陈娟娟坦言,获奖后一段时间,她见到剧团同事,总是感到内心歉愧,下意识便低下头来,她觉得,梅花奖是众人之功,却落在她个人头上,受之有愧。而从中,她尤其领略到寄托高甲戏的传承力量之博,由此更加深感肩负薪火相传的使命之重。

image.png

传统经典剧目《管甫送》中陈娟娟饰演台湾姑娘美娟 受访者供图

传“薪”

渐渐的,陈娟娟将投注高甲戏的时间重心放在了教戏育人上,从学生到演员,又从演员到老师,进入了人生新阶段,面对着犹如少年时自己的学生,她的思绪总是回转到那个年代,老师们的敦敦教诲犹在耳畔,现在如法炮制给了自己的学生。

于是,关于“传承”的声音不时冒出来,“传承”,似乎是非遗传承项目绕不开的话题,而且后面总要带着两个字:创新。

对此,陈娟娟有自己的“死理”。

第一,诚然,传统戏剧,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特点、困境和成就,过去为了生存,要成角,靠骂靠打,进入新时代,脱离了生存问题,项目要传承,对于学生师父可能还要哄,但无论如何,讲传承,必讲“师承”,没有“师承”,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无所谓“传承”。

第二,只有厚植于传统沃土,才能生长出新时代的“俏丽花枝”。没有高甲戏几百年的深厚底子,就没有新编历史剧《昭君出塞》、新编时代剧《围头新娘》等的新生,只有深入吸收“传统沃土”的营养精华,与新时代的审美观价值观融合交汇,才能浇灌出创新之花,而且因其扎根于沃土,才能抵挡住冰雪苦寒,才能“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陈娟娟已然“桃李熙攘”,她的学生如陈情瑜者,如今已是国家二级演员,在国内外传统戏剧舞台上已是“未来可期”。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断崭露头角,陈娟娟信心倍增,站在高甲戏承前启后的时代节点,她仿佛看到高甲戏的长河在她的脚下铺陈,从过去向未来,一路风光无限: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林锦旺 许泽龙 林颖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