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聚焦“福建两会”·代表委员说】省政协常委马建荣:推进闽台族谱文化建设,以情促融,增进互信认同
更新时间:2022-01-24 08:55:11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者按】从1月21日开始,福建进入“两会时间”,来自福建各地的代表委员相聚福州,共同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履职建言,出谋献策。今年两会他们关注哪些话题?带来哪些建设性议案提案?中国网海峡频道特开设《聚焦“福建两会”·代表委员说》专栏,对话代表委员,倾听履职心声。

中国网福建讯 “闽台族谱是闽台一脉相承的确切历史证明,是台湾宗亲返乡祭祖的根基,是加强两岸一家亲的重要文化载体。”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马建荣长期关注闽台族谱问题,今年福建省两会,他特地带来了一个特别的提案——《关于推进闽台族谱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他建议推进闽台族谱文化建设,持续深化以情促融延续两岸亲情乡情,不断增进台湾宗亲对家族、祖地、民族、国家的认知和感情。

图片1.jpg

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马建荣 林锦旺摄

福建和台湾,一水之隔,血脉相连,80%以上的台湾居民祖籍为福建。闽台族谱是闽台两岸一脉相传的确切历史证明,是台湾宗亲逐本溯源、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和途径,也是加强两岸一家亲的重要文化载体。在调研中,马建荣认为做好闽台族谱文化建设,面临着一些需要完善解决的问题:

 首先,闽台族谱对接和整理收集有待完善。一是一些台湾宗亲由于台湾或大陆方面的族谱资料缺失或是族谱本身就语焉不详,搞不清具体世系,找不到祖籍地点,无法完成族谱对接;二是台湾地区族谱有9000余部,福建涉台族谱有7000余部,但仍有补充增加空间,尤其是闽台族谱中的女性信息亟待补充。

其次,闽台族谱资料共享和寻根检索有待推进。大陆收藏族谱的机构总数成百上千,但是,各个馆藏机构的族谱信息相互独立,难以知晓彼此之间的关联度和重复度。仅靠单一的收藏机构,难以很好提供寻根检索服务。

再次,闽台族谱数字化有待加强。一是纸质家谱经常面临脏渍污染、潮湿发霉等问题,导致家族信息缺失,甚至遭遇丢失和损毁;二是虽然大多数收藏族谱的机构都在进行族谱数字化工作,但很多只是简单记录族谱名称,或是使用数码设备拍摄、扫描族谱,这些完成的都是初级的数字化,无法进行数据运算,不能开展检索人名地名等功能,难以实现智慧化运作模式。

如何推进做好闽台族谱文化建设,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要怎么做?马建荣提出了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持续完善闽台族谱对接。对于拿着“半部族谱”希望对接的台胞,政府部门、姓氏源流研究会以及宗亲会应热情接待细致研究;除了宗亲的个体努力,政府也可尝试进行统筹式闽台族谱对接。

二、加强闽台族谱资料补充收集和数字化录入。可借鉴美国“家谱网”经验。由机构工作人员通过既有的族谱资料、宗亲会资料、文史馆资料等录入电脑,奠定闽台族谱数字化信息的根基;机构在目前100多种族谱软件的基础上,选择购买或开发功能完善多元的软件,对家谱信息进行电子化录入。

三、推进闽台族谱资料整合共享。各机构在不断扩充收集族谱数量的同时,还应打通各机构的信息壁垒,建立互通共享的闽台族谱总体数据库。建立闽台族谱的总目录,将同一家族、同一姓氏、同一地域的族谱组网并网;在组网并网的基础上,经过谱牒专家的审阅,删除或合并重复的族谱资料,纠正以往记录中的错误信息,逐步丰满家族史、名人史、迁徙图。

四、完善两岸族谱数字化寻根检索系统。完善数字化寻根检索基础系统,让台胞通过人名、堂号、祖籍地、始迁祖等关键信息就能实现在线寻根、查谱;完善数字化寻根检索扩展系统。除了基础检索功能外,开发功能更多的次级检索。

五、重视闽台族谱中的女性记录。目前传统族谱无论是父系串图、五代父系详图或是谱牒式,都很少记载女性资料。可以鼓励闽台宗亲在编修纸质家谱时加入女性信息。

六、加强闽台族谱的文化宣传和学术研究。各机构应设立专门的闽台族谱展示馆,开展闽台族谱对接、台湾宗亲回乡祭祖、闽台族谱文化论坛、青少年文化研习营等活动。通过VR和AR技术,让台湾宗亲通过网络全景式、沉浸式观看闽台族谱展示馆;鼓励各学术机构和学者以闽台族谱为载体,拓展研究闽台地区的祭祖仪式、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治理等,推进两岸血缘文缘紧密关联的相关研究。(陈玉明 林锦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