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闽南
向史而新 千年银城书写富美篇章
厦门同安区锚定“大”“乡”“古”“工”,以实干作为推动创新活区工业强区建设
更新时间:2021-12-21 10:27:26 来源:厦门网

厦门同安区将同翔高新城和环东海域同安新城作为助推同安跨越发展的主引擎,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增长极。图为高素质高颜值的环东海域同安新城。

一座城区,是一个时代精华的浓缩。

40年时间里,从传统农业大县到现代产业强区,再到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富美都市区,千年银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步向前,崛起于厦门岛之北。

40年时间里,同样从“摸着石头过河”起步,同样秉持改革创新精神,同安始终与厦门同频,伴时代共舞。

特别是1997年5月撤县建区以来,同安发展翻开崭新一页,全区上下勠力同心、开拓进取,以波澜壮阔的发展实践,书写一个产业大区的奋进乐章。

这些年,老城修旧如旧,韵味十足,新城颜值内涵齐飞;军营白交祠,从穷困闭塞变得生机勃发;传统工业企业,从代工薄利成长为行业领军……这些变化也推动同安地区生产总值腾飞,五年连跨“3个百亿”,到2020年达到591亿元。

走进新时代,践行“跨岛发展”战略的谆谆嘱托,同安,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厦门科学城核心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等优势平台,持续驱动着同安创新迭代。新能源产业独角兽宁德时代落子同安,开创“厦门时代”;地铁6号线的开建将在不久的将来进一步拉近岛内外的时空距离……创新活区工业强区建设全面铺展。

今年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同安正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厦门全市的大局中,在“大”“乡”“古”“工”上找准定位、深入实践,奋力书写富美新同安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的璀璨篇章。

科技创新

聚力两大新城产业链群集聚成势

12月9日,厦门“科创人才服务工作站”及科技创新“人才之家”在环东海域同安新城正式揭牌,这是全市第一个科创人才专门服务机构。

专业的科创类人才服务机构选择落户在环东海域同安新城,与这里的产业布局和创新创业型人才聚集优势不无关系。作为环东海域同安新城首个集办公、研发、居住、商业配套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银城智谷整体项目尽管还没有完全竣工,一期园区的入驻企业就已经过半,其中不少属于科创类企业,整个园区已经吸引了智能家居全产业链条企业入驻。

无独有偶,离智谷7公里的美峰创谷,美亚柏科、腾讯云、美图、京东、网易等一批重点企业纷纷入驻,它们身上都有着共同的标签——“科技创新”。在同翔高新城,新能源产业已经随着厦门时代的落地而集聚成势,包括海辰新能源在内的一批产业项目已经陆续建成投产。

肥沃的科技创新土壤加上龙头企业的纷纷入驻,让同安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走得从容有力。

从1997年5月撤县设区,同安逐渐从传统农业大县蜕变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工业强区,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这座位于厦门西北部的奋进城区在经济特区的发展奇迹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近年来,同安区坚持高水平规划设计、高强度开发建设、高品质综合配套、高端化产业布局,以两大新城建设发展为抓手,带动城市更新改造和功能配套升级,带动产业空间拓展和基础设施完善,推动城市品质提升,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前,同安区已经形成“环东海域同安新城”和“同翔高新城”为核心的“新城引领、多轮驱动”发展格局,五大产业链群集聚成势。

特区建设40年,这是更高起点上的再出发,也是迈向未来的新探索,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同安区负责人介绍,全区将牢牢守住工业“基本盘”,构建“一轴三带多组团”产业发展格局,聚力发展食品与都市现代农业、家居智造、旅游文化、科技服务、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链(群),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新经济为引擎、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城市建设

颜值品质共进古城韵浓新城焕新

暖冬12月,漫步在同安湾畔,美峰体育公园里绿意盎然,对面的创谷园区高楼林立,直面一线湾景,与背后的天马山连成一线,山海通廊的蓝绿主色调沁人心脾。

“感觉新城越来越绿色、智能,会思考、有温度、有活力,让幸福感与获得感在这里很具象。”创业者小龙对记者说。同安湾畔的颜值与品质共进,是40年特区建设中,整个城市协调发展的生动注脚。

在老城区,同安始终把千年文化的传承贯穿在城区提升改造和城市精细化治理更新的肌理中。苏颂公园、双溪公园、同新路步行街……众多历史遗存在老城中保留下来。

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进程中,拥有广阔发展腹地的同安,始终把发展质量放在首位,紧抓产城人的融合与绿色协调,破解城市建设中土地、人口、环境、产业等难题。

在环东海域同安新城,5分钟的步行生活圈,两大顶流商业MALL,双地铁直达厦门岛内外,志同道合的追梦人扎堆聚集,再配上一流海湾胜景和彩虹跑道……这些尚且无法完全形容居住于此的便利感舒适感。

除了坐拥“厦门科学城核心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等优势平台外,同安的两大新城的内里更有料:“三谷”已经成为厦门产业招商的重要平台,一批高能级的项目选择入驻;位于同安东北部的同翔高新城更是以超常规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又一高地。

乡村振兴

面子里子齐抓广袤乡村逐绿富农

同安的乡村不一样。

这里乡村振兴的密码,是因势利导的环境保护与因地制宜的创新作为,加上文化、产业等诸多元素的注入,绘就了一幅富美乡村的同安新画卷,也让同安在打造“厦门乡村振兴样板区”的进程中底气十足。

莲花镇的军营和白交祠两村就是典型的例子。如今,“上高山,守初心,担使命”不是一句口号,成了高山两村的百姓在新时代奋进的生动缩影。

两村以红色资源为引擎,立足绿色生态,走出一条守望高山的致富路。花海梯田、茶园民宿、休闲农业……两村把绿色生态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扮靓“面子”,又夯实“里子”。

2020年,军营村村民人均收入达41665元,村集体收入达72.9万元;白交祠村村民人均收入达41280元,村集体收入达63.76万元。

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引入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做法,已经成为同安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标准动作。

在同安北部山区顶村,当地村民挖掘资源,扩大规模,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做足乡村旅游的文章,农家乐和民宿办得红红火火,合作社已经连续多年向村民分红。

在古坑村,“同安红”三角梅享誉海内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每亩每年可为每家农户带来约3.5万元收入。与此同时,村子修缮性保护的闽南古厝群又成为厦门的网红景点。

在新民镇的梧侣社区,在工业区产业引擎的带动下,这里集市、商业街、市民广场应有尽有。

特区建设的40年,是同安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的40年,也是同安在农村因地制宜主动作为的生动实践。“同安是厦门农村面积最大、农业占比最重、农民人口最多的区,是全市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同安区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同安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速提升乡村振兴实效,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

民生福祉

聚焦关键小事解决身边难事

时光流转,初心不改。

1978年,同安县只有几条简陋的水泥路,特区建设40年的今天,“一环两横四纵”的交通体系像一张“大网”在全区铺开,符合公交车安全通行条件的建制村通公交率已达到100%,BRT、高速路以及在建的地铁6号线等交通项目更是让出行达到前所未有的便捷。

“办实一件事,赢得万人心。”惠及民生始终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交通出行便利如此,教育也是如此:就在本月,同安区教育局与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签约,双方将深化合作办学。这是同安推动名校跨岛工作的又一项成绩,在此之前,同安区还与上海世外教育集团签署了“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同安学校”委托管理合作办学协议,为同安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再添一笔。

近年来,同安区在“有学上”“上好学”“育英才”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强强联手,不断引领同安区教育水平再上新台阶。

40年来,同安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从文化教育到卫生保障,从劳动就业到社会保障,从医疗卫生到群众性文体活动……桩桩件件利民的“关键小事”,点点滴滴生活改变,让百姓在现代化进程中享受幸福提速带来的成果,为银城绘就了一幅美好生活的锦绣画卷。

同安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同安将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上持续加大投入,加快现代化教育强区建设,深化“补短扩容”“开放提质”“名校跨岛”行动,加快补齐优质教育资源短板,到2025年新增学位5.9万个。全区将倾力强化与高等医学院校的校地合作,投用环东海域医院等一批高水平医疗机构,培育引进一批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促进优质医疗资源高位嫁接、扩容下沉,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中流击水,奋楫者先。面对机遇和挑战,同安,立在“潮头”,未来之门正徐徐打开。

构建

科技创新

新高地

两大

功能片区

厦门科学城核心区、金砖创新基地

主引擎

环东海域同安新城、同翔高新城

五大主导

产业链群

食品与都市现代农业、家居智造、旅游文化、科技服务、新材料新能源

现代产业体系

先进制造业为主体、新经济为引擎、现代服务业为支撑

【数据】

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

到2025年新增学位5.9万个

建制村通公交率

已达到100%

地区生产总值五年连跨“三个百亿”

2015-2020年

总体增长速度

全市第一

【亮点】

面积大

同安区域面积669平方公里,是全市最大的行政区,也是“跨岛发展”的战略载体和“岛外大发展”的重要区域;空间和资源是同安的优势。

乡村美

同安17个村入选省市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5个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荣获省级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区;致力打造厦门乡村振兴样板区。

历史古

同安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是厦门历史文化之根、闽学之源;拥有以“送王船”“莲花褒歌”为代表的各级非遗保护项目44个,区级民俗文化基地21个;古道、孔庙、旧县衙等丰富的历史遗存保留至今。

工业强

同安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91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新一代电子信息、都市现代农业等6条产业链产值破百亿;新能源产业独角兽宁德时代落子同安。(杨心亮 夏海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