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闽南
泉州泉港:山腰街道在大征迁背景下的发展探索和实践
更新时间:2021-08-30 18:00:59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产业优、城镇靓、机制活。近年来,泉州市泉港区山腰街道坚持以产业为支撑、以城市为载体、以人本为核心,全力推进扩体量、提品质、聚人气,做好“兴产”“造城”“留人”,努力让群众工作在泉港、生活在泉港、休闲在泉港。

山腰街道地处泉港城市核心区,辖区面积33.6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不到10%,而常住人口12万人、超过总人口30%。随着石化安全控制区征迁,后续还有4万人口向城区集聚,人口密度还将进一步上升,现下急需大量的城市配套、公共设施,并且面临着巨大的社会治理挑战。

聚焦“产业优” 推动经济实力大提升

围绕“聚人气”“留住人”产业导向,泉港区山腰街道将扩大消费、绿色业态作为驱动经济的主动力,新型工业、第三产业比重达八成以上。为培育城市经济轴向带,山腰街道按照“一街一特色”的思路,纵向推进南山路、驿峰路两条轴向经济带开发,其中南山路轴线做足“吃、住、娱”文章,还有驿峰路轴线规划建设建材批发、小商品批发、农副产品批发、花卉苗木、汽车销售等专业市场,目前,永嘉天地、新百汇、永辉超市等相继投入使用,投用大自然四季酒店,引进福安、希尔顿欢朋等高星级酒店,初步形成商业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集中连片、连线成面的发展规模。

为助推经济实力提升,山腰街道致力打造新兴业态集聚区。通过前瞻性地布局发展新业态,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引进金维他、建华管桩三期等一批项目,推进众创园、创业园建设,入驻中试团队5家,基本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

此外,借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闽南戏曲)之乡”、福建北管等品牌效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诸如盐文化,学习借鉴四川“大英死海”、青海茶卡盐湖城成功经验,规划建设盐文化主题公园,打造集健康性、新颖性、时尚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胜地,综合解决盐场转型、城区开发、劳动力就业、旅游发展等问题,发展高附加值“盐”经济。

聚焦“城镇靓” 推动城区面貌大变样

围绕“扩体量、优配套、强功能”,致力建设美丽山腰。泉港区山腰街道以“新建+改造”做大城市体量。通过提速商品房供应,推动龙山片区、荷池片区、锦川片区等组团开发,服务推进世茂、源昌、恒大等37 个房地产项目建设,满足城市扩容增量建设需要。再是加快石结构改造,组织实施龙山“三旧”改造、荷池城中村改造、普安石结构房屋成片改造等项目,并结合造福工程、二女户、低保户安居工程,鼓励群众自主零星改造,已完成约90%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除了做大城市体量外,山腰街道还以“路网+管网”提升城市功能。诸如畅通地上路网,完成锦绣街、驿峰西路、南山南路3条主道改造提升,基本打通城区梗阻路、盲肠段,构建完善“四街三路”的城区路网架构,打造10分钟交通圈,并贯通地下管网,全面排查、整合辖区供水、供气、供电、排水等市政管网,抓好新民街、锦联村、锦祥安置区等老化管道改造。

在提升城市形象方面,山腰街道则采用“水系+绿道”扮靓城市形象。水系方面全面实行“河长制”,充分利用菜堂埭水系丰富等资源,投入资金实施坝头溪安全生态水系二期、锦川溪小农水、昆山溪排涝提升工程,推进菜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再造城区滞洪排洪“心脏”。绿道方面试行“路长制”,鼓励有条件的村(居)沿路、沿溪、沿园建设核心景观区或生态景观带,加快驿峰路等市政道路植绿补绿,形成以公园景观为主体,路域、水系绿化为框架的高标准绿网格局。 

聚焦“机制活” 推动民生福祉大改善

精心耕种试验田,当好改革探路者。近期,泉港区山腰街道坚持社区为基、党建引领,重点抓好小区、楼宇党建,成立38个小区党组织、5个联合党组织,小区党组织覆盖率达92.73%。推广“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公司”“红色社团”创建,打造聚福小区“近邻晤福”、逸涛小区“近邻厝边、携手连心”、永嘉天地小区“服务百姓事、汇聚邻里心”等“近邻党建”品牌,建设具有山腰特色“社区+商圈”模式的永嘉天地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在锦祥社区试点成立全区首家集体制物业管理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为创新治理模式,山腰街道通过探索网格化治理模式,树立“小网格、大服务”理念,并开展“1+5+N”社会治理网络服务试点,将社区民警、交警、城管、工商、药监、环保等执法力量组团下沉至网格,通过制定网格职责、规范网格员配置,进一步增强网格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为民服务“全方位”、一个平台“管到底”。同时,推广市场化服务模式,在居家养老、人民调解、卫生保洁等领域做了很多有益探索,以市场化运作将有限资源更多更好地投到民生领域,切实满足群众对服务的多样化需求。(陈腾鹏 林歆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