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建党百年·百镇百村发展样本⑤】永春仙夹镇龙水村:让“龙水漆篮”变成村民的“金篮子”
更新时间:2021-08-26 15:15:38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开栏语】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网海峡频道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乡村振兴”两大主题,开展“探寻福建百年红色历程 讲好福建故事”专题宣传活动。针对专题采访的核心内容“乡村振兴”,特开设《建党百年•百镇百村发展样本》专栏,深入福建省各地,以系列报道的形式,挖掘镇村典型案例,探寻福建乡镇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亮点,提炼“百佳样本”,献礼建党百年。

中国网福建讯 驶过蜿蜒的山路,拨开漫山遍野的竹叶,有漆篮元素的路灯点缀在前往永春仙夹镇龙水村的道路两旁,走进中国漆篮之乡仙夹镇龙水村,漆篮景观更是随处可见。

龙水漆篮是永春著名民间传统纯手工艺制品,始于明正德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号称“桃源一绝”,2009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匠们在竹编的篮胚上抹上桐油灰, 裱上夏布, 盖上生漆, 而后又在竹篮的提梁、篮盖、篮体上精心绘饰堆雕各种金色图案, 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漆篮,古有云:“竹篮盛水水不漏,小可藏针大当橱。”说的便是它。

1.jpg

村里的匠人正在制作漆篮。龙水村供图

在今天的龙水村,漆篮不仅能够“盛水水不漏”,还能够为村民“盛”起满钵的财富。

早期“漆篮制作是祖传技艺,几乎人人都会做,老一辈忙种地,没空做;年轻一辈觉得做漆篮辛苦,不愿意做。”龙水村党支部书记郭志煌说道。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漆篮产业发展凋敝,村里从事漆篮手工艺劳动的人数在不断减少,这项手工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从年龄看,漆篮的主要从业者的年龄在40岁以上,其中有不少处在高年纪阶段,40岁以下的漆篮从业者只剩下6人,而在这6人当中,他们只会竹编而不会油灰漆画,30岁以下的漆篮从业者,则数量为零。这就是说,在漆篮的生产基地龙水村,40岁以下的村民,已经无法共同制作出一个完整的漆篮,龙水漆篮这一技艺一度陷入了后继无人的窘境。当时在深圳创业已经小有成就的郭志煌不忍看到流传百年的手艺就此式微,在2012年他放弃了在深圳的产业回到家乡,立志为龙水漆篮寻找一个新出路。但是,从回归故乡的第一天开始,郭志煌就发现,复兴龙水漆篮,困难不少,最突出的是缺乏高技艺人才和市场推广。

传统的漆篮制作要经过编制竹篮、涂抹油灰和上漆、绘画贴金这四大工艺,每一大工序里又分了10几道细小的工序,等于说完成一个完整的漆篮作品需要经过68道工序才可,当时村里能够熟练掌握整个工艺流程的只有少数的老艺人。而且要想制作出品质优良的漆篮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而目前的机械化操作至今还无法取代人工制作的精美程度,为了保证成品的质量,龙水村的漆篮生产依旧要靠传统的手工技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漆篮的产量,同时,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从实用角度而言,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替代品,阻碍了漆篮的销路,在这种情况下,村民只能将制作漆篮作为副业。

2_副本.jpg

漆篮的制作。龙水村供图

有鉴于此,郭志煌明白,要让漆篮成为产业,必须先将村里的漆篮艺人聚拢起来,通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到漆篮的产业链当中。为此,他接手了龙水漆篮工艺有限公司,与村里的老匠人建立了完整的供需生产线,这个举措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再投入到漆篮的制作中来,带动了经济效益,带领村民受益。即使是80岁的老艺人也不用再依靠种地谋生,可以靠自己的手艺赚钱;在外谋生的年轻人看到祖传手艺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纷纷返乡加入到漆篮制作的行列中来。

保证了供应和产量,郭志煌开始谋求提升漆篮的附加值。在实用市场以外,郭志煌将目光聚焦在漆篮的收藏价值上,“同等工艺的作品,普通艺人和工艺大师的价格是天壤之别”,因此,郭志煌将很多精力花在推动龙水漆篮艺人参加各级工艺美术大师及高层次人才的评选上,目前郭志煌获评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福建省漆艺大师、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泉州市技能大师、泉州工匠等荣誉称号。“在获得这些称号之后,作品无形中提升了附加值也提高了市场价值”郭志煌说道。

目前,在整个漆篮产业中,全村现已获评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1人,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5人,泉州市第四层次人才6人、第七层次人才1人,市级非遗传承人2人,永春县工艺美术大师2人,更有多人获得中华老字号时尚创意大赛、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福建省“匠艺杯”工艺美术现场技能大赛等的多个奖项。

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龙水村通过“强龙头、建基地、提质量、打品牌、拓市场”等措施,把漆篮打造成惠及全村的富民产业。建设漆篮历史文化展示馆,对500多年来的永春漆蓝文化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展示;研发漆篮高端新品,让传统漆篮更加时尚、大气,实现由日用品向工艺品、收藏品的拓展;成立匠艺传承工作室,定期组织漆篮技艺培训,提升从业者工艺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开发一些相对简单实用的漆篮竹编制品,积极占领日用品市场。

经过几年努力,龙水漆篮逐渐成为了龙水村民的“金篮子”。2020年,龙水村漆篮销售额可达18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1.8万元,靠做漆篮村民真正实现了“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的美好愿景。

销路打开后,为更好传承漆篮工艺,龙水村与泉州本地的高校合作,让相关专业的高校学生走进村内的制作工坊,由此延伸出了不少文创产品,龙水漆篮发展的路拓宽了……

近年来,龙水村通过实施漆篮历史文化展示馆、通村道路建设、民房美化、漆篮主题公园等项目,初步建成“特色文化型”美丽乡村,中央、省、市、县电视台、各类报刊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龙水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经验。如今的龙水村,以独特的漆篮文化和优美的乡村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游玩,随着龙水漆篮名声的叫响,吸引了全国各地非遗爱好者走进龙水村,借此机会,龙水村做起了“漆篮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2019年,由村内古厝改造而成的“玫瑰园民宿”正式对外开放,漆篮文化旅游风生水起……(陆馨 黄雅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