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建党百年·百镇百村发展样本①】呈美之美 成人之美
——福建南安水头镇呈美村党委聚力文旅振兴纪实
更新时间:2021-06-15 14:30:08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开栏语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网海峡频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乡村振兴”两大主题,开展“探寻福建百年红色历程 讲好福建故事”专题采风活动。针对专题采风的核心内容“乡村振兴”,特开设《建党百年·百镇百村发展样本》专栏,深入福建省各地,以系列报道的形式,挖掘镇村典型案例,探寻福建乡镇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亮点,提炼“百佳样本”,献礼建党百年。

中国网福建6月16日讯(林锦旺 林颖杰 许泽龙)琼花山麓,三坑水库旁。水雾缭绕间,穿过一道风格古朴的山门,远近处,彩虹滑道、空中漂流、玻璃吊桥等旅游设施,在满山绿树之间若隐若现,现代旅游元素与生态自然风光相映成趣。

这是近日在福建南安水头镇呈美村天心洞景区见到的场景。呈美村地处水头镇的西北角,四季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八仙文化源远流长,天心洞景区中的天心洞是闽南供奉八仙的祖庭。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呈美村便有意识发展集体经济,并紧紧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文化、区位等优势,将发展路子锁定在“旅游”上。经过几代村干部的薪火相传,40多年来,呈美村旅游产业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已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变为融合了信仰、文化、休闲、娱乐、科技等元素的“多元文旅业态”。通过文旅融合带动,呈美村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了经济优势,青山绿水逐步变成了金山银山,历届村干部擘画的“集体发展,村民共享”的“秀美呈美,富美呈美”的图景正在成为现实。

图片1.png

呈美村俯瞰 呈美村 供图

瞄准“文旅+” 擘画“融合美”

呈美村所在的水头镇,被誉为“世界石材之都”,该镇从全世界买来石材原料,进行设计加工后销往全世界,是著名的工业重镇。

耐人寻味的是,身处其中的呈美村却没有任何工业气息。村口大道两侧,满眼都是成片稻田和甘蔗林,走入琼山范围,更是完全置身在郁郁葱葱的植被中。联系到地理位置,不禁让人感叹:真是工业重镇里的一处世外桃源!

这是呈美村将文旅作为核心产业的成果。呈美村党委书记陈炳灯表示,自从呈美村将文旅作为村财收入的主要抓手后,“自然生态就是‘钱袋子’,不遗余力保护自然生态”成了所有村干部的共同意识。

除远离工业的原生态景致外,呈美村还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位于琼山山麓的天心洞里的八仙传说便是重要组成。

据悉,天心洞始建于隋朝,原名天香寺,为南安三大古刹之一,后改为道观,祀奉八仙,是南安唯一佛道两教合一的游览胜地,也是南安唯一供奉八仙之处。

“天心洞有太多八仙的生动传说,例如八仙惩恶龙,八仙用龙津配药驱瘟疫等……一天一夜也说不完”,提起呈美的这个文化“宝藏”,陈炳灯如数家珍。

呈美村的文旅优势,不得不提的还有“区位”,对此,从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柯伟泉的话中便可见一斑:“加上水头镇,呈美村周边簇拥着六个福建经济百强镇,等于聚集了至少20万的优质旅游消费人群。”

自然、文化、区位等元素的叠加,为呈美村发展文旅产业攒下了丰厚的资源优势。但是,陈炳灯、柯伟泉等明白,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天然的旅游资源必须转化为适应人们越发多元的文旅消费需求,才能真正让资源“变现”。

对此,呈美村党委便有意识在打破“呈美旅游”的单一性方面大做文章,打造“旅游+”模式。

从完善基础设施开始,对天心洞、碧岩寺等进行修缮,借助“信仰的力量”,将周边几个经济强镇的信俗民众吸引集聚。然后不断引进社会资本打造“天心洞景区”,将原有的旅游资源与现代实战文旅项目结合,不断丰富文旅产品,将越来越多的香客信众转化为旅游消费人群。

事实证明,呈美村通过“文旅融合”项目带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呈美村天心洞景区游客人数每年稳步在30万以上人次,村财收入超过300万元/年。

图片2.png

闽南八仙文化祖庭天心洞 呈美村 供图

薪火相传 筑巢引凤

万丈高楼平地起,呈美村文旅振兴的成效不是“无缘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呈美村几代村干部筚路蓝缕、接力赓续积攒下来的“厚积薄发”。

说起这一历程,见证者今年已近80岁高龄的呈美村老人协会副会长陈云南仍然历历在目:“呈美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历任村两委始终把村民装在心里息息相关。”

他介绍,早在1979年开始,呈美村两委便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核心要务,而在探索具体抓手的时候,大家不谋而合将目光盯在了“天心洞”等文旅资源上。

陈炳灯告诉记者,为盘活“天心洞”,呈美村率先改变以往宗教景点由老年协会或民间团体管理的局面,由村党支部主导成立天心洞景区管委会,统一开发运营,使之成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平台。

依托天心洞景区管委会,呈美村党委秉持“产业发展到哪里,支部就建设到哪里”的统一思想,以村骨干党员为主体,将景点整合成为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实现对核心景点更透明、更具发展理念的经营管理。党员干部带头调研了解生态旅游的市场运作办法,再结合“八仙文化”的人文优势,着手规划建设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涵盖乡村治理、休闲健康、人文历史等内涵的生态休闲运动新生态。

战略定位明晰后,景区升级打造均需大量的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依靠村财显然难以长久,思前想后,村党委将目光投向外出创业的乡贤企业家身上。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效果立竿见影。

由于缺乏产业,呈美村不少村民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出外创业,经过二三十年的打拼,很多人已小有成就,在获悉老家村党委全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心后,他们站了出来,接二连三返乡创业。

陈文溪便是代表之一。他早年在外经商,2018年,在乡村振兴“集结号“的鼓舞下,在陈炳灯带头的村党委创业干事精神的感召下,带领着村里的一群年轻人回乡,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目标就是开发“天心洞景区”。除了乡情因素外,对“在商言商”的陈文溪看来,呈美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肯定“稳赚不赔”。

经过近3年的努力,目前景区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这里既有泉州最长的高空玻璃桥,又有坡度最陡的彩虹滑道,还有高空漂流、丛林穿越、高空溜索等惊险刺激的项目,再过几天,灯光秀等夜游项目也即将上线。今年,项目拟注资一亿元资金,以三坑水库为中心,建设观景台,利用坑高建设天心洞八仙过海景点,融合八仙文化进行呈现。

“看到越来越多村民因为景区的发展,日子越过越好,我越发认定自己当时的选择”,陈文溪由衷地说。

令呈美村党委意想不到的是,“天心洞景区”所形成的经济效益和口碑效应,引起了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效应”,让众多投资纷至沓来:

陈文溪表示,未来他还将继续投入开发温泉度假项目,建设老人康养中心等等;

一位长期做休闲观光农业的台湾企业家决定在呈美投资200亩左右面积的大型蔬果采摘园;

总部在安徽芜湖的国内著名“实战文旅”公司中外旅决定分三期斥资2亿元打造“天心洞景区2期”,融合“八仙文化”,模仿八仙法器造型,打造高空观景平台、“飞仙之仙”、悬空慢步道等等旅游新亮点……

图片3.png

天心洞景区一角 呈美村 供图

山水“变现” 村民“富美”

在呈美村琼山山腰处、距离天心洞景区售票处20米开外,有一个不过数平方的小便利店,店老板是呈美村村民。柯伟泉说,别看它不起眼,一年光靠卖矿泉水,净利润就能达到20多万。

这个小店的“光景”是呈美村文旅产业发展起来后村民获益的缩影。

陈炳灯表示,景区收入成为了呈美村村财的主要来源,而村财收入的大部分则惠及村民。

村民的获益包括福利、旅游产业带动的收入等。

福利方面。多年来,呈美村坚持全民免费医保、免费社保政策,每年投入200多万元为全体村民办理“医保”、“社保”。

老人群体则受到特别的待遇。陈炳灯表示,“村里的建设基础都是老人们打拼出来的。就如村内的三坑水库,上世纪70年代建设之时,他们正好是青壮年,当时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载土运输都是用独轮车一步步走出来的,用锄头一寸一寸掘出来的,现在他们理应得到更好的照顾。”

每年的冬至,对呈美村300多位7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犹如一场盛大的节日。当年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内外侨亲的呼吁下,呈美村1985年开始举行冬至祭祖仪式并宴请村里的古稀老人,全村数百名70岁以上的老人欢聚一堂,喜享“百叟宴”,每人还有100元的补贴,还邀请官桥镇东头村、石井镇东滨村,晋江市安海镇后库村的陈氏宗亲前来共襄盛举,35年来,从未间断。

图片4.png

呈美村每年一度的“百叟宴” 呈美村 供图

此外,为实现孤寡老人“老有所养”的目标,呈美村投入50万元,整合闲置场所,建设“乡村幸福院”,为孤寡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等民生保障,使之成为呈美村老人们的夕阳幸福港湾。

旅游收入方面。天心洞景区火起来了,人气上来了,自然也为村民带来了更加可观的收入。

天心洞景区的广场上,一个个摊位整洁有序,十来位村民正在摆摊售卖自家的农产品,除了鸡鸭鹅等家禽外,还有菜干、番薯、新鲜蔬菜等农副产品,已然是一个小集市。

村民陈老伯说,他每天一到下午,就开始张罗着到广场摆摊,卖的都是自家产的新鲜蔬菜或者鸡蛋鸭蛋,因为原生态、品质好,很受欢迎。

“这里的甘蔗很甜、很好吃,我们周边很多人都来买。如果是婚庆喜事用的甘蔗,有的卖到50元一根,还供不应求。”呈美周边文斗村的居民许阿姨告诉记者。

其实,天心洞景区的发展,带动的远不只是甘蔗的销售。在村里,因为旅游富起来的“小故事”不胜枚举。

如今的呈美村,村如其名,不仅立足自有的资源禀赋,挖掘“呈美之美”,不断释放文旅产业“新动能”,而且“吃水不忘挖井人”,产业效益持续惠及民生,实现“成人之美”。呈美村党委发展文旅产业的经验与成效,为国内乡村振兴在产业振兴板块提供了可贵的样板价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