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驻村第一书记陈文盛:用心用情当好服务员
更新时间:2021-03-29 16:26:38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2017年12月,受省委组织部选派,来自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的陈文盛到漳平市拱桥镇上界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上界村是闽西大山里的一个省级贫困村,面积3.2万亩,有4个自然村,总人口333户1183人,一条清澈溪流——新安溪穿村而过,是漳平市城区饮用水保护区,以红莲子、笋竹、水果、蔬菜等产业为主,是本地小有名气的荷花村。

陈文盛是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的农学博士,同时又是省级科技特派员,“一个年轻的博士深入最基层,一晃眼,三年时间过去,他对上界村用心用情,深入群众,办了很多实事。”拱桥镇长杨淑莲说。三年里,陈文盛摆正心态,从零开始,用心用情做好每一件事,使偏僻落后的上界村发生了质的变化。

三年来,上界村财年均收入2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55万元,先后获得了漳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龙岩市级文明村、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省级绿盈乡村、国家森林村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图片4.png

田间地头,指导村民开展红莲种植

党建引领生态兴

“在我到达之前,上界村不乏上级部门的支持,但发展瓶颈很多,如何推进整村开发始终萦绕在我心头。”陈文盛坦言。通过半年的调查走访后发现,村民居住分散,公益事业开展不是很顺利,基层组织建设和村集体经济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上界村生态环境良好,森林郁郁葱葱,生物种群多样,但由于是水源保护区,如何发展产业,陈文盛一度困惑不已。

如何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发展农村经济?陈文盛认为,一支具有生态发展意识的队伍最为重要。为此,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他逐步推行“168”工作法,即建立1个“红土先锋”党员工作室、6套工作模式、8支党员服务队,提出了“党建引领生态振兴”工作思路。“陈书记引进专家团队为我们村做了详细的乡村振兴规划,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按照‘一心一轴两环三区’的产业布局,推动上界村生态振兴。”村主任陈庆福说。

图片3.png

镇村干部集体办公

为了进一步将规划落到实处,陈文盛带领村两委干部、党员走出去,同时把专家请进来。结合省生态厅提出的“绿盈乡村”,他把水源地的保护与开发作为发展的第一步,提出“拆-建-美”三步走。首先,拆除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空心房、猪圈等7300多平方米;其次,建设污水管网、河道护栏、旅游公厕等设施,已投入资金380多万元,下一步还投入800多万元将用于水源地综合整治;最后,美化村庄裸房,绿化人居环境,投资50多万元整治房屋立面4000多平方米,投资20多万元用于种植花卉树木绿化美化环境。如今的上界村,面貌焕然一新,风景如画,是一个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脱贫攻坚产业旺

近几年,中央到地方都在倡导发展村集体经济,但从哪里先入手,却是个大难题,能否让美丽生态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成为“聚宝盆”,让贫困群众吃上“生态饭”?

一番深思熟虑后,陈文盛与村两委决定从村里的一座小岛入手,占地面积约22亩,当地群众称它为江心洲。怎样做既能丰富村民的休闲生活,又能拓宽村财的收入渠道?要建设施,资金从哪来?村财增收,项目谁来做?这些问题困扰了陈文盛大半年之久。

图片2.png

深入贫困户家中,帮扶制定一户一策脱贫方案

江心洲公园项目的建设开始并非一帆风顺,整个公园项目涉及47户村民的征地补偿,单是征地工作就艰难地经历9个多月。有了前期的工作,陈文盛把设计当作重点任务来抓,他认为方向对今后的发展极为重要。当这些基础工作做好后,原派出单位——省发改委的支持资金也到位了,项目建设如期进行。再后来,在施工过程中,许多村民纷纷自发地到现场义务“监工”。

以此为开端,上界村的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累计争取各级项目资金1900多万元,实施了生产道路、停车场、人饮工程、老年活动中心、乡土文化与健身广场、路灯亮化工程、水质监测站等近30个项目。目前,正朝着建设生态研学教育基地的目标,成立了漳平荷香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了省级科特派工作战,积极招商引资,努力为村财创造稳定的收入。

“省委组织部选派我们驻村担任第一书记,给我们的任务是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可脱贫攻坚战越到最后,最大的变数是贫困人口脱贫后的稳定增收。”陈文盛说。两年多的时间里,村两委干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戮力同心,群策群力,想尽办法为贫困户增产增收,根据每户家庭情况,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措施:红芽芋种植、蛋鸡散养、无花果种植、红莲种植,每户每年增收约3000元。

好风景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好钱景”,如今全村种植红莲约600亩,年产量约35吨,“以荷为媒”的生态旅游每年吸引游客近5万人,2020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3200多万元。

图片5.png

主办的荷花文化旅游节

驻村驻心乡风清

2020年11月的一天夜里,村民的一通求助电话,让他一夜未眠。“陈书记,我们外隔村的芦柑今年丰产,但果贩单方取消了购销合同,定金都不要了,芦柑卖不出去,我们怎么办?”

陈文盛详细了解情况后,马上通知村两委第二天上午开会商量对策。第二天开始,他边做边想,一边联系各种销售渠道,一边建立自身销售体系,他带领上界村注册了“蕉山芦柑”品牌,做好了产品包装,开好了自己的网店,邀请网络大咖直播带货,仅8分钟直播就卖出芦柑1.5万斤,销售额6万多元。一个月的时间里,芦柑基地的滞销风险被成功化解,总产值达150多万元。

群众有所求,干部有所应。三年多的驻村时光,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外隔老年人活动中心、上三农村公路扩宽、后秀坑生产道路、土地整理等项目的实施,广场舞蹈队成立了,采茶灯非遗文化项目恢复了,编写“三字经”村规民约,举办了文艺汇演、送兵入伍、重阳慰问等活动,都是群众有所求、有所需,干部群众一起努力的结果。

图片1.png

重阳节开展慰问

经过三年的时间,上界村的精神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益事业建设,村民的参与度提高了,“村民参政议事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现在开会不再是干部等群众,而是群众、干部齐响应。”拱桥镇组织委员李丽君说。就像新修建的议事亭上挂着的对联——“莲里有籽寓圆满,心中无私自宽广”,这样的精神定会影响上界村一代又一代人。

三年的驻村马上到期,归期在即,谈起三年的经历,陈文盛说:“驻村工作是一份服务工作,服务好农民,服务好农村,村民满意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