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
福建蓝深环保:党建+科技创新 赋能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
更新时间:2023-11-20 16:31:14 来源:中国网

据悉,今年,福建省蓝深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蓝深环保)院士工作站获批成为“福建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该院士工作站是泉州市首家国企院士工作站,2018年由福建蓝深环保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膜分离技术领域著名专家高从堦合作成立。2019年,该院士工作站升级为省级院士工作站,2020年获得市级院士示范工作站,2022年获得省级示范院士工作站。

福建蓝深环保是泉州水务集团控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据介绍,在泉州水务集团党委领导下,福建蓝深环保公司党支部紧紧围绕“抓党建、强科研、促发展”主线,以“一拍三合 ”共建共享新模式,通过“组织共建、项目共研、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助推科研成果早落地、早见效,实现基层党建和科研创新工作的“双提升”。

“一拍”决策  定位智汇新高地

科技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党建引领。福建蓝深环保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科研创新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把住发展关,盘活创新路,激活新动能。

据了解,泉州水务集团党委高位推动,引进高从堦院士创新团队,高效推动项目成果转化和院士工作站成立;同时成立企业科学技术委员会,并结合企业主营业务领域特点,定期加强对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健全完善科技创新工作体制机制。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科技实践,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同时,福建蓝深环保通过党组织结对共建、联建联创等形式,深化技术业务沟通,有效对接需求,提高创新动能。其中,针对减污降碳中行业共性技术难题,与泉州师范学院环境资源学院教工党支部“结对子”,联合组建研发攻关团队,建立产学研用高效运行机制,开辟新技术应用绿色通道,简化应用流程,加快技术孵化,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对于项目申报立项、组织实施和验收评估,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全过程管控,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优势。而在科技攻关上,则推动建立精准化立项、程序化控制、标准化考核、持续化推进的“党建+科技创新”项目管理体系,把党建工作的“软任务”与科技创新的“硬指标”相融合,走出一条党建科学化管理的新路子。

据介绍,作为国有企业科研单位,该企业将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推进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三合”举措 推动智库新作为

据了解,近年来,福建蓝深环保的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增强,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实现了“输血、造血、活血、回血”良性循环,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其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三合”举措的实施,即“借力”与“发力”相结合,推动人才成长;“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提升发展实力;“任务”与“服务”相结合,优化发展环境。一系列举措汇聚了创新动能,推动了成果应用,仅2020年至2022年就获得授权专利21项。

据介绍,为实现更加精准的人才培育,该公司启动了“菁英计划”,重点选拔培养管理型、技能型人才。同时,依托智汇产业创新平台、创新驱动平台、创新基地等载体,瞄准前沿性、战略性、颠覆性技术领域、重点紧缺领域和“卡脖子”领域,创新引才方式,拓展引才渠道,实现人才分层次引进。

更为重要的是,公司健全了激励保障机制,畅通科技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引导科研和技术人才专心致志投身科研、钻研技术,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该公司还与高校、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引入技术研究团队、研发技术专家,做到实施科技计划项目与自主研发并举。其中,与中国海洋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开展相关产学研基地共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共研,打造“人才飞地”和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平台,甄选孵化优势特色、科技项目,实现“异地共研、驻地招才、本地转化”的协同创新模式。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持续加大对年轻技术骨干储备、培养力度,用好用实创新实践平台,建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形成“需求+技术+产业+应用”高效协同新模式和新机制,打造市场化的“技术红娘”队伍,实现技术链、产业链、价值链协同延伸。

另外,该公司也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泉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单位,承担全市2055个涉农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含管网)排查任务,协助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助力泉州乡村振兴擦亮城市生态底色和企业绿色品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