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全国两会“福建好声音”】全国政协委员许清流:进一步增进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内生动力
更新时间:2024-03-05 14:21:49 来源:中国网

【编者按】2024年全国“两会”于3月4日起在北京召开,本次两会,来自福建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如何建言献策、书写履职答卷?中国网海峡频道特开设《全国两会“福建好声音”》栏目,记录他们的履职故事、倾听他们的履职心声、展现他们的履职风采。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恒安集团总裁许清流就“进一步增进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内生动力”议题献言献策。

image.png

全国政协委员、恒安集团总裁许清流。受访者 供图

“在世纪疫情冲击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的跨国营运环境更趋严峻复杂,为此,进一步增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内生动力尤其必要,也面临紧迫性。”许清流委员总结指出,当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三个主要风险。

法律风险。在疫情影响下,我国企业在签订跨国贸易合同时更多采用邮件等形式,对东道国营商环境、对合作对象的了解不够直接全面,对具体条款把握不足,可能会造成缔结条款有失公允,引发经营风险;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对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了解不够,对企业创新产出缺乏应有重视,容易招致不必要的知识产权纠纷;我国企业在劳资关系上照搬国内做法,将国内劳动法与企业文化代入,忽视了东道国劳动保障体系,导致劳资纠纷频发。

政治风险。受国际环境影响,我国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加剧,诸多东道国政府打着“安全”旗帜宣扬“中国威胁论”,阻碍我国企业跨国发展,尤其是国企在进行跨国贸易、投资、研发、并购时,其背景往往会引起东道国猜忌,使得原本单纯的经济活动蒙上政治阴影;部分东道国采用更为严格的准入规则、更高税率以及歧视性法律政策进行贸易保护,转移政治摩擦成本;我国企业缺乏完善的规避体系以应对政治风险,在双边政治关系发生冲突时往往首遭其害。

文化风险。我国企业跨国营运往往遵循经验主义,忽视当地文化习俗与生活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不足,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技术、资金、项目以及就业机会,但企业在跨国营运时造成生态污染、能源浪费,融入东道国社会文化的主动性欠缺等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为此,许清流委员提出三点建议。

出台防控指南,完善跨国营运企业风险防范措施

首先、有关部门应出台专业的风险防控指南,协助企业更安全稳妥地开展跨国业务。

其次是相关企业自身应做好防范措施,多渠道做好东道国风险评估工作,从法律、政治、文化等多维度进行调研,在深入了解营商环境与风险评估基础上,坚持合规建设,制定符合本土化发展模式的企业跨国营运战略与治理体系。

最后、企业应与东道国法律机构保持密切联系,或将企业跨国业务相关法律事务外包,交由专门机构、人士处理,不断加强企业法律建设,减少法律风险。

建议优化跨国营运企业运营调整策略实现平稳发展

首先是在疫情影响下,面对数字技术高速发展,跨国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对企业经营起着关键作用,企业应根据其经营模式来选择相应的信息化战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是应注重拓展更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根据市场环境与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企业跨国营运目标与策略组合,进一步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动性,实现平稳发展。

建议鼓励引导相关企业融入当地注重履行社会责任

首先、应充分关注东道国除政府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通过商业逻辑来进行社会创新。疫情影响下,“社会企业”理念重要性愈加显现,使命、潜能与展望已成为诸多企业跨国营运需实际践行的全新主题。在积极主动融入东道国过程中,我国企业应充分尊重当地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

其次、应利用社区团购模式增强社区互动与治理,建设心理健康保障体系以保证员工心理健康,坚持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发展。

另一方面,企业跨国营运时应适时适当披露企业信息,参照国际通用的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准确、全面、具体地展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等信息,尤其应主动客观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定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陈金兰 林锦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