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
乡村智慧普法超市的探索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6-19 17:09:36 来源:中国网

法治进步与科技创新紧密相连,随着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度融合,国家治理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矛盾纠纷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工程。

image.png

位于安溪县蓬莱镇“乡村智慧普法超市”即将运行

一、创建乡村智慧普法超市的时代背景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智慧普法是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普法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乡村普法工作仍面临着普法资源不足、农民法治意识薄弱、普法内容与农民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建设乡村智慧普法超市,加强乡村普法工作,帮助基层群众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解决纠纷,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可以有效提升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同时,乡村智慧普法超市作为普法教育和法治服务的平台,有助于推动基层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基层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二、创建乡村智慧普法超市的服务模式

乡村智慧普法超市旨在通过创新普法教育和法治服务形式,将普法教育、法治服务与农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乡村智慧普法超市的设计理念具有便捷性、实用性和互动性。具体来说,选择有条件的行政村设置专门的实体服务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普法教育和法律服务供给方式,扩大在线普法和在线服务覆盖面,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宣传乡村振兴政策和“三农”权益保护等法律知识。可适时邀请法律服务志愿者,如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及法律科技工作者轮流座诊,向基层群众现场提供普法教育和法治服务,从而打造人性化、便捷化、普及化“一站式、全时空、全业务、全链条”的乡村智慧普法教育和乡村法律服务新模式。

三、推进乡村智慧普法超市的实践运用

2024年2月,泉州市首家智慧普法超市开工建设,示范项目美滨村智慧普法超市位于安溪县蓬莱镇美滨村华美自然村路口,占地面积120平米,共四层,总建筑面积321平米。普法超市的总体布局是:一楼设置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室、无人律师所、机器人会客厅、法律图书馆、法商直播间;二楼设置访问等候室、在线工作室、矛盾化解室、心理测评室、沙盘游戏室;三楼设置多媒体会议室、贵宾休息室;地下室设置音乐催眠室、情绪渲导室,预计7月份投入运行。

美滨村智慧普法超市由泉州市公司法务研究会牵头创建,并负责统筹项目规划、投资建设、管理运营及服务具体事务。该智慧普法超市的建设得到北京人人律智能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法宣在线)的大力支持,项目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泉州市公司法务研究会指导下,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秉承“打造智慧普法红色矩阵,探索法治乡村服务赛道”的理念,在全国首创民办智慧普法教育与法治服务实体化平台。美滨村智慧普法超市的诞生将赋能当地普法教育与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通过加强普法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农民的法治意识,还可以推动乡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

image.png

美滨村智慧普法超市正在装修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