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对话八十八亩田:青年力量探索非遗新态促乡村振兴发展
更新时间:2023-08-09 17:53:11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2023年8月8日,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的“数字匠心”实践团队来到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兴达村,对话“八十八亩田”。

始建于2018年的八十八亩田民宿,在朱燕女士的经营下,不仅在三年疫情中展示了下乡创业新风貌,更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松江大米优质原材料带动发展当地文旅产业,将资本引进来,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在新时代用更新鲜的血液振兴滋养乡村经济,描绘着在上海乡村振兴经济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民宿主体(始建于2019年)

在八十八亩田的游客接待处,纵使炎炎酷暑,实践团队成员却丝毫感觉不到客流量的减少,只能看见每位员工不停的忙碌着,期间有游客断断续续地到来,应接不暇。团队的叶欣怡同学通过询问,了解到游客除了体验一些农家乐项目外,更多的是特地预订或者购买当地非遗特色产品叶榭软糕。

在提到产业项目的时候,八十八亩田工作人员米阳的眼里充满了希望和干劲,他介绍,除了本地的非遗体验活动——叶榭软糕 DIY ,捉龙虾、采藕等特色项目也受到很多游客的追捧。八十八亩田不仅借助引入的客流量带动周围种植园和农家乐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兴达村的经济发展;也积极相应政策号召,抓住时机,与多所学校研学团达成合作,根据二十四节气的不同特征,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打造属于他们的实践课程。对于推动营造社会共同参与,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浓厚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

团队成员对话米阳

介绍到产业发展的时候,米阳提道,近年来因为普通话教学、精力和工作内容的要求,员工比例逐渐呈现年轻化;而游客主要来自于“口口相传”和网络平台,这二者对客流量的吸引相近,但网络平台需要专业人士运营,运营内容大多为游客体验和活动过程,运营相对成本较高。“数字匠心”实践团队负责人张令颖同学在对话中问道,“八十八亩田作为如此成功的乡村振兴代表,有没有想过在现有的项目上引进松江本地其他的非遗项目,打造更具包容性特色的地域文化品牌?”,就这个问题,米阳提供了肯定的回答,并表示已经洽谈好了松江土布非遗项目的引入,在之后,也会不断地推陈出新,顺应市场潮流,创新非遗体验项目,继续完善产业结构,用文化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形成更多面的旅游文化基地。

本次与八十八亩田的对话是“数字匠心”实践团队第二次深入上海松江展开非遗调研,据悉,“数字匠心”实践团队以探索非遗新态促乡村振兴现状为目的,致力于溯源上海本地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案例。从上海顾绣到叶榭软糕,从教育传承到市场活力,生动展示着青年一辈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姿态!

【相关新闻】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