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
一通跨越闽川的电话,解开了一名少年犯20年的心结
更新时间:2021-04-14 17:45:06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比目(化名)一脸阴郁望着围墙外的蓝天,天很蓝,他的情绪很低落。他的身后,是一直关注着他的分管区民警陈桂伟。

图片1.png

春节期间,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亲情感恩活动,组织罪犯给家人寄照片写家书打亲情电话,当所有罪犯都沉浸在与家人互动的喜悦中,陈桂伟注意到这个四川籍彝族罪犯更沉默了。

5岁母亲离家出走,12岁辍学,13岁离家出走,15岁和老乡到福州打工,16岁因为抢劫被判9年零3个月,入监服刑以来,除了父亲偶尔打个电话过来,这个彝族少年没有人接见过,他似乎被这个世界给遗忘了……

陈桂伟知道,家庭变故、亲情缺失、学业中断、身陷囹圄,都给比目尚未成型的心理留下巨大的阴影,能否消除阴影,对比目而言,将关系到他在监狱的改造,关系到他刑满释放后的人生。从少年到青年这段时间,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他都在监狱度过。从长期的谈话教育中,陈桂伟知道,母亲离家出走后,脾气暴躁的父亲常常喝酒打孩子,比目就是因为忍受不了父亲的家暴才离家出走。

“妈妈说过,她在外面挣到钱就会把我接走,如果妈妈不离开,如果妈妈回来,我肯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对母亲的念想,随着时间的流逝,卡在比目心中,越来越痛。

在所长接待日上,他向分管改造的何荣通副所长说出藏在心里多年的愿望:能不能帮他找到母亲,他想问问母亲,为什么不要他了!

或许,帮他找到母亲,可以解开这个青年心中的那个结。

狱政科民警李冰根据比目提供的信息,多次打电话与四川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几经曲折,终于找到比目的母亲,然而,反馈回来的消息却让所有人震惊:比目的母亲因为贩毒被判无期徒刑羁押在成都女子监狱。

考虑很久后,陈桂伟还是决定把真相告诉比目。是时候拔除他心中那根刺了,“你现在已经成年了,要学会面对生活,不要逃避。如果你想和你母亲联系,所里会帮助你跟成都女子监狱协调。”

在李冰多次与成都女子监狱沟通协调后,四月四日,清明节那天,比目和母亲通了电话,电话里浓重的彝族口音虽然难听懂,但是一个母亲泣不成声的悔和痛却无比清晰,陈桂伟能感受到比目在颤抖,他怕比目太激动,拍了拍比目的肩膀,还好,比目控制住自己,他在“客气和冷静”中打完了这个电话。

下一步,省未管所将在会见系统里增加比目母亲的信息,情况允许的话,将会让这对母子继续拨打亲情电话,或许,这对于同时服刑的母子会是一个双向救赎。

图片2.png

《未成年犯管教所管理规定》第三条中规定,未管所贯彻“惩罚和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将未成年犯改造成为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守法公民。这个挽救,是监狱开设的各种文化教育、职业教育、心理教育;是监狱民警不厌其烦的个别谈话谈心教育;是监狱民警想尽各种办法拔掉他们心中的那一根刺,力所能及帮助他们排除心魔,走上正常的改造路程。

在陈桂伟和未管所民警眼里,这不是一个冰冷的管理规定,他们清楚地知道,大部分犯错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对失职的父母,他们中的很多人和比目一样被不幸的生活推向犯罪的深渊,拉一把,就能够回到正轨。

图片3.png

比目回号房时,回头和陈桂伟说:“警官,谢谢你,原来我的母亲不是不要我。”

在陈桂伟眼里,或许这个回头,意味着比目和心中那个执念告别,他希望比目可以抛下心中的负担,重新开始。也希望这个故事可以警醒更多的父母承担起责任,远离家暴,远离毒品,远离犯罪,让他们的孩子拥有温暖的亲情和幸福的人生。(叶淑婧 葛严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