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建
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二度梅”获得者——曾静萍携“天下第一团”倾情演绎,为观众奉上了一场原汁原味的千年古南戏艺术盛宴。现场座无虚席,开演前大屏幕播放了纪录短片:2016年,在福建泉州的梨园古典剧院,汇集了56/57级、60级、77级、89级、97级、07级的梨园戏传承人,他们千里相会,一起研讨剧本、翻阅资料、打磨角色,共同排演梨园戏《朱买臣》。
帷幕拉开,压脚鼓紧密的鼓点,梨园戏的传统音乐瞬间将观众带入意韵悠远的戏曲时空。舞台上,曾静萍饰演的朱买臣之妻赵小娘,以其炉火纯青的梨园戏科步——“十八步科母”为载体,将人物从嫌贫爱富、执意休夫,再到撒娇后悔,演绎得丝丝入扣。
更难得的是,在程式化的严谨框架下,每一个眼神与指尖的颤动都饱含生命实感。大量的嘴白戏的融入,结合她的一颦一笑,虽然是闽南语,现场观众的笑声却持续不断,演出结束时掌声如潮,更有现场的戏迷纷纷欢呼并送上了鲜花。“这是我第二次看梨园戏《朱买臣》,上一次是17年在上海的时候,非常希望能来杭州演出。”一位来自杭州的戏迷在散场后激动地表示。
梨园戏源自宋元,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其唱腔、表演程式严谨典雅,保存了大量古南戏遗韵。2006年,梨园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朱买臣》是梨园戏上路流派的宋元南戏古剧目,古色古香,妙趣横生,细致描摹了古代的人情世态,与中国其他剧种演绎的同题材剧目截然不同,自成一格。
本次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汇集诸多剧种精华,梨园戏《朱买臣》的成功上演,不仅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领略闽南古老戏曲艺术的窗口,更以曾静萍为代表,彰显了当代戏曲艺术家对古老剧种本体的尊重,对梨园戏特色的深刻理解敬畏、精准传承,以及符合时代精神和当代审美卓越创新,具有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戏终幕落,曾静萍与古老梨园戏所承载的那份穿越时光的优雅与深情,已然深深镌刻在观众心中。
第四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作为我国南方片戏曲艺术最高水平的集中展示,本届会演精华剧目荟萃,名家名团云集,来自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计17台剧目汇聚戏曲大码头武汉。活动由中宣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主办,与往届不同,优秀保留剧目展演强调戏曲是累积传承性的舞台艺术,展演旨在完善戏曲院团建设发展机制,推动优秀保留剧目不断传承上演。
(责任编辑: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