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闽南文化在霞侨小学校园绽放新光彩

近期,由洛江区教育局主办、马甲中心小学承办的“闽南韵・童心传・创新行”教育教学与闽南传统文化开放活动精彩举行。洛江区教育局初幼教股股长林秀珍、各校校长及教师代表等众多嘉宾齐聚霞侨小学,通过主题分享、课堂观摩、文化体验等形式,共赏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融合盛宴,探寻创新发展路径。

文化赋能教育:传承之路的坚守与探索

活动在林秀珍股长的主持下拉开帷幕。霞侨小学奖学奖教基金会秘书长吴跃辉深情回顾了自己与父亲两代人扎根乡村教育的坚守历程,字里行间满是对闽南文化的深厚情感,也向社会各界发出了守护闽南文化根脉的诚挚呼吁,让在场众人深刻感受到传承闽南文化的重要性与使命感。

李艳琳校长以《童谣传薪火,古厝育新人》为题,分享了学校传承与创新闽南文化的实践经验。学校编写《闽南古厝我来画》《闽南童谣我来读》等校本课程,如钥匙般打开学生了解闽南文化的大门。通过开展丰富活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闽南文化韵味,文化传承的种子在心中种下。林秀珍股长高度评价该校实践成果,认为其探索的特色育人路径为农村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样本。

非遗融入美育:课堂上的文化碰撞

在课堂实践环节,四年级美术教师杜泳仪带来的《“金”彩闽南,古厝新韵》公开课堪称亮点。课堂上,杜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以金色线条与传统纹样为元素,进行古厝主题画作的创作。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展现出了对绘画的热情与创造力,更将闽南古厝的建筑特色与非遗技艺完美结合,每一幅画作都仿佛是一首凝固的诗,诉说着对古厝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洛江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黄吉平老师对这节公开课给予了充分肯定。他点评道,这门课程不仅充分彰显了校本课程的成果,让大家看到了学校在闽南文化教育方面的扎实成效,更通过绘画这种艺术形式,唤起了人们对古厝文化的乡愁记忆,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课堂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多元文化互动:沉浸式的文化盛宴

活动精心规划的语言传承、文化创意、民俗体验三大主题区域,全方位展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参与者们沉浸其中,尽情感受闽南文化的多元与精彩。

在语言传承区,学生们用纯正闽南话讲述仙公山传奇故事,稚嫩清脆的声音让古老传说鲜活呈现;齐声诵读朗朗上口的闽南童谣,童谣如跳动的音符,让古老方言在童声中焕发新生。

文化创意区内,孩子们头戴绚丽蟳埔簪花,身着用废旧报纸、环保塑料、新鲜蔬菜等材料制作的创意时装,化身时尚使者。这些时装设计将传统服饰美学与现代环保理念融合,展现了闽南传统服饰魅力,传递了环保生活理念,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契合。

民俗体验区热闹非凡。全体师生在“8”字长绳翻飞间感受传统体育的趣味与活力。亲子互动环节温馨感人,家长与孩子共同烹制面线糊、春卷等海丝特色美食,在烟火香气中品味“舌尖上的闽南”。现场设置的剪古厝窗花、洒金工艺体验等互动项目,让参与者近距离接触闽南文化独特工艺,纷纷动手尝试,沉浸在创作乐趣中,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这场在霞侨小学举办的闽南传统文化开放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展示与传承,更是一次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它让闽南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霞侨小学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闽南文化在教育的沃土上茁壮成长,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潘煌杰)

(责任编辑: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