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泰宁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曾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不动产登记领域矛盾突出,造成购房户长期无法办证、权证办理滞后等问题。为破解这一民生堵点,泰宁县三举措并举化解这些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丹霞名府148套不动产总确权登记、丹霞名府和丹霞美地99户的不动产登记,省上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任务完成率达100%,同时相关创新举措获省级推广,为不动产登记领域改革提供了县域实践范本。
专班攻坚,司法协同破难题。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完善工作机制。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先后成立化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工作专班并制定《泰宁县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疑难案件会审制度》、《泰宁县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台账管理制度》等多项工作制度,形成“摸排-会商-化解-反馈”闭环工作机制,确保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动态清零。二是加强司法协同,破解查封难题。由于丹霞美地、丹霞名府小区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项目停工烂尾,被相关债权人申请三明市中院等7家法院轮候查封,如按正常司法途径解决,将耗费大量的诉讼时间和费用,而且还存在法院不支持的风险。因此,充分发挥工作专班作用,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积极与三明市中院进行沟通协调,并邀请中院执行庭法官以及债权人律师赴泰宁县对接协商。同时,主动召集无法办证购房户从政策和法律上进行解释引导,并取得中院支持,在抵押权人(浙商公司)、优先债权人(工程实际承包人)同意和市中院解除查封的前提下,对已支付全部价款的购房户,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予以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
政策创新,打通办证堵点。一是运用“证罚分离”解决丹霞名府总确权登记难题。丹霞名府小区自2015年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小区基础设施未完善,开发商、施工方、设计、勘探、监理等多位主体不配合,造成7#、10#楼后续无法正常办理工程竣工备案和总确权首次登记,涉及购房户148套。通过与城建交通局、税务局、消防大队、人防办等部门召开联席会,梳理相关政策文件,通过简化程序,委托第三方提供消防、质量安全报告、对规划核实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证罚分离”的解决方案后,出具了竣工验收备案表,办理完成了丹霞名府148套不动产的总确权登记。二是运用“证缴分离”解决丹霞美地和丹霞名府欠缴税款无法登记的难题。针对丹霞美地小区和丹霞名府小区,运用“证缴分离”等政策解决了未缴纳税款无法办证的难题。2024年4月以来通过“证缴分离”共办理两个小区99户的不动产登记,且此丹霞美地小区运用“证缴分离”政策解决“登记难”问题的典型实例已被福建省自然资源厅采纳并推广。
下沉服务,提升办证效率。一是下沉乡镇,提供办证服务。根据上级要求,完善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同时与各乡镇、公安局、城建交通局、农业农村局、档案馆等部门组成工作专班,采取“集中收件、统一发证、先易后难”方式,共同推进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同时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主动下沉到各乡镇召开农村宅基地发证工作推进会,现场解读政策、提供收件清单等,确保宅基地房地一体发证工作顺利开展。经权籍调查,泰宁县农村宅基地符合发证条件数7953宗,2024年底已全部完成省上下达的发证任务,完成率已达100%。二是灵活运用政策化解农房“登记难”。针对无法办证的问题,研究出台了相应指导政策进行化解,比如,宅基地超面积或房屋超层数无法登记的要求村委会出具登记面积确认函,乡(镇)政府出具规划核实意见,对符合规划且公示无异议的给予登记批准部分,超出部分在登记簿和证书中备注。2024年4月以来共化解农村“房地一体”登记难问题193个。(吴芳芳)
(责任编辑:章雯珂(实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