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南平政和举办《茶香中国》走进政和品牌系列活动

3月19日,《茶香中国》走进政和品牌系列活动在岭腰乡锦屏村举行。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林钟乐,南平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张培栋,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翁贤忠,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游美君,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赖传铭,副县长陈海等领导嘉宾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这次活动以“宋韵风骨政和白茶”为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直播形式进行,分为传承、守护、发展三个篇章,并在现场举行锦屏野小白专场品鉴会。

《宋韵风骨 政和白茶》赠字  主办方供图

林钟乐指出,政和白茶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符号,政和县是世界白茶原产地、中国白茶之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孕育出“千年白茶,百年工夫”,政和白茶深度融入万里茶道,见证并推动中国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当前,茶产业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新质生产力为“三茶”统筹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南平市委市政府、政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白茶产业发展,广大茶企、茶人齐心协力,政和白茶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在政和发掘“奇异福建龙”、“政和八闽鸟”化石,这片土地既见证了古生物的生命演化,也承载着千年茶文化的沉淀。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将广泛凝聚各方力量,与政和县的茶企、茶人携手并进,持续推动政和白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中国茶文化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翁贤忠指出,政和因茶而闻名,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山川有茶钟灵毓秀,在政和发掘的“奇异福建龙”和“政和八闽鸟”,更弥补了鸟类起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部分空白,改写了鸟类演化的历史,绿水青山孕育出政和白茶特有的内质和韵味。政和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定不移把茶作为县域主导产业,坚持生态立茶、品质兴茶,推动中国白茶城成为国内最大的白茶供应链基地,书写着“茶业富民强县”的奋进故事。诚挚邀请四海宾朋以茶为媒、共叙友谊,相约共赴政和,探龙鸟、品白茶、寻朱子、学俊波,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开展深度合作,共享发展红利、共创美好未来。

其间,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等茶企负责人就政和白茶发展新举措作发言,全国各地的政和白茶经销商代表则通过VCR表达对政和白茶的理解,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屠幼英从专业的视角推介锦屏野小白。活动现场通过多媒体与实景结合的形式,呈现了“奇异福建龙”“政和八闽鸟”复原视频,并通过无人机展演“奇异福建龙”“政和八闽鸟”复原模型,还播放了《政和白茶赋》、古茶园喊山视频、《文会图》AIGC复原场景、现场拍摄VCR,“茶艺推广形象大使”短片。

寻“龙”探“鸟”茶文旅路线发布  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重点联系县授牌仪式、2024年度政和白茶十强企业颁奖仪式,发布政和县寻“龙”探“鸟”茶文旅路线和锦屏原生茶树种质资源及生境土壤初步鉴定成果。

首批“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茶艺推广形象大使”颁发聘书  施德书 摄

政和是“中国白茶之乡”,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全县茶园面积达11万亩,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活动农户约占75%,2024年茶叶产量1.47万吨。

近年来,政和县凭借卓越的自然条件,将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核心支柱,深度挖掘生态与文化资源,推动“三茶”统筹发展。制定实施政和白茶泡茶器具等四项团体标准,持续举办茶会活动,成功培育22家省市级龙头茶企,引进瑞和白茶庄园、罗金山茶旅康养等19个“三茶”重点项目,为茶产业多元化发展注入活力。与多家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成立陈宗懋院士团队专家工作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政和)新式茶饮研发中心、高山茶产业加工技术示范基地等多个研发平台及示范基地,建立智慧茶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茶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支撑。与杭州茶叶研究所携手发布《政和茶产业发展规划》,标志着茶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政和白茶”连续四年上榜中国品牌价值百强,荣获多项殊荣,品牌价值高达61.18亿元,位列第58位;“政和工夫”品牌价值42.39亿元,位列第93位。政和县还荣获“2024年度白茶重点产区”“茶业新质生产力研发基地”等多项荣誉。(施德书)

(责任编辑:章雯珂(实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