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晋江自主培育的胡萝卜上央视了! 2月22日,CCTV13《新闻直播间》对“禧红202”胡萝卜进行了长达1分37秒的报道。播出后,这款打破“洋种子”垄断局面的中国“芯”胡萝卜再次掀起消费热潮。而这背后,是泉州市乡村振兴集团努力践行种业振兴行动的生动实践。
2019年,在中国农科院专家团队指导下,晋江市东石镇农场成功培育出国产胡萝卜种子“禧红202”,实现了中国“芯”的突破。但由于渠道匮乏等因素,一度陷入“藏在深巷无人识”的销售困局。对此,在东石镇政府主导下,泉州市乡村振兴集团联合东石文旅、晋江梓源农业共同成立泉州市国芯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泉州国芯公司”),依托国有企业资金、平台、资源等优势,通过保底收购、拓展销售渠道、升级品牌包装等多举措,聚力推动“禧红202”胡萝卜产销两旺。
“禧红202”胡萝卜喜获丰收 泉州市乡村振兴集团供图
突围:破解产销困局激活市场动能
晋江是福建省最大的胡萝卜种植基地,也是全国冬种胡萝卜面积最大的县区之一,胡萝卜种植面积达6万亩。其中,晋江市东石镇作为主产区,已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
“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支撑,为中国‘芯’种子在东石镇的产量规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泉州市乡村振兴集团董事长寇凝一表示,在东石镇政府主导下,泉州国芯公司创新“政府+企业+农户”模式,提前与种植户签订“禧红202”胡萝卜保底收购协议,在行情低谷期,农户甚至可获得高于市场行情30-50%的种植收益,确保了销路和价格稳定。无论市场如何变化,都可实现“旱涝保收”。
“禧红202”胡萝卜种植基地俯瞰 泉州市乡村振兴集团供图
据了解,泉州国芯公司成立首年,就已向农户成功订购约618亩“禧红202”胡萝卜,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增强农户种植信心。
另外,为打造“禧红202”区域品牌,寻找差异化,打好特色牌。泉州国芯公司还着手优化焕新包装设计。“亦蔬亦果”“一款可以‘榨汁’的水果”......升级后,中国“芯”换上了“新衣服”,包装上的标语突出“水果型胡萝卜”的甜脆口感,提升品牌附加值,成功激活市场动能,让“禧红202”在消费者看到的第一眼就能被牢牢吸引,从众多胡萝卜中脱颖而出。
焕新设计的“禧红202”新包装泉州市乡村振兴集团供图
振兴:全链布局构建渠道新生态
近日,记者看到,在东石镇张塘村的“禧红202”种植基地,加工车间收到了一批批刚从地里采摘出来的新鲜胡萝卜。这些胡萝卜将经过清洗、过滤、分拣等流水线作业后,分类包装,然后发往全国各地。
“我们会将这些胡萝卜发往批发市场、蔬菜市场、电商平台以及社区团购等,多方位、多渠道入驻。”东石镇张塘村胡萝卜种植基地负责人彭雪娟介绍道。以往,“禧红202”受制于渠道因素,销售面难以铺开。
“禧红202”胡萝卜加工车间,一派忙碌景象泉州市乡村振兴集团供图
为加大产品推广力度,泉州市乡村振兴集团充分利用国企资源,一方面积极对接大型商超、批发市场、机关学校食堂及工会福利等线下渠道,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国内优质零售终端,引导该产品入驻电商平台,并着手开发销售小程序,实现销售渠道的全方位拓展。
由于不仅糖度高、香气浓郁、出汁率高,种子每亩定价更是仅国外价格三分之一,“禧红202”凭借高品质、低成本优势,备受市场青睐,线上线下销售额均得到了稳步提升。
加工车间正在清洗的“禧红202”胡萝卜 泉州市乡村振兴集团供图
除了开拓国内市场,泉州市乡村振兴集团开始探索品牌出海之路。在集团推动下,目前,“禧红202”胡萝卜种子已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阿联酋等海外市场,并与泰国、菲律宾等地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市场份额得到进一步扩大。
“禧红202”的成功范式,为当地的乡村产业振兴带来了更多有益启示。据了解,泉州市乡村振兴集团将以胡萝卜经验为样板,继续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的扩面增速,逐步向辣椒、番薯等品类延伸育种产业化布局,并搭建泉州市农产品产销数字化平台,整合育种研发、智慧农业、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打造泉州特色农业集群,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国企力量。
晋江市东石镇镇长蒋家兴表示,乡村振兴核心是产业振兴,东石镇围绕推进整镇乡村振兴工作,由党委、政府牵头,整合国企、科研院所、农户等力量,合力推动胡萝卜产业的全链条发展,进而实现兴产、强镇、富民。(林锦旺 陈佳滢)
(责任编辑: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