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贴心供电服务,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乡村振兴要跑出加速度,充足可靠的电力是基础保障,也是推动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国人大代表、永安市小陶镇五一村党支部书记许光园一直关注乡村供电服务质量,认为,从产业升级到生态改善,从村貌焕新到民生提质,电力服务已深度融入乡村振兴的每个环节。

电力助力乡村振兴(国网三明供电公司 供图)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五一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可靠电力的支撑。近年来,为满足村里种植、竹制品等产业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供电公司积极对五一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新增变压器2台、自动化开关设备3台,供电可靠性得到极大增强。大力实施老旧线路改造、移杆改线工程,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整洁美观的村庄环境吸引了更多游客,村民的用电满意度持续提升!”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许光园对当地供电公司“电力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2024年,国网三明供电公司“精准规划+智能运维”双轮驱动,建立“一村一策”电网升级台账,成立农网改造专班,专项推进农网提质升级,通过无人机巡检、负荷预测系统动态规划电网蓝图。针对特色农业项目,开展技术上门服务,为温室大棚、电烤烟、电烤笋等提供能耗分析、故障预警等增值服务。累计新建、改造供电台区230个,改造10千伏线路35条,治理低电压配变21台,开展春耕春灌服务1084人次,消除设备隐患144处,为温室种植、烟叶、制种等特色农业注入“满格电”动能。

通过深化“党建联创+网格服务”机制,聚焦基层服务痛点,构建“组织共建+服务下沉”新模式。联合地方政府、村委累计建成83个“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由供电所所长与村党支部书记共同担任负责人,形成“专业指导+属地响应”的服务网络。采用“驻点+线上”服务模式及时收集群众用电诉求,电力网格员第一时间提供业扩报装、电费缴纳、用电设备巡检维护等家门口的供电服务。

创新“电力+消费”帮扶模式,以建宁县濉溪镇大源村电力爱心超市为示范平台,建立起“文明积分-电力帮扶-产业反哺”闭环生态,通过“进食堂、进工会、进电商”三进机制,全年全地区完成消费帮扶101.28万元,帮扶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0%,累计打造12个乡村特色品牌,助力5个驻点村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电力爱心超市”也成为助力乡村治理的典范,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客流量增长28%,真正实现“电力服务造血、消费帮扶富民”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面向未来,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将把许光园代表的肯定转化为动力,持续深化“电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在智慧农业、数字乡村、绿电交易等领域探索创新,让高质量电力服务成为撬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支点。(邓菲 林波)

(责任编辑:胡俊)